雅安地震發(fā)生后,演藝明星掀起了一波波賑災愛心潮。與歷次災后的明星慈善活動一樣,這次的明星行動再次陷入質疑聲中。捐不捐?捐多少才是夠?這些原本屬于個人意愿的問題,在以道德為名的網絡暴力的裹挾下,依然無人能解。(4月23日 齊魯晚報)
雖然每次大災大難發(fā)生后,各界明星都以不同的方式為災區(qū)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表達著自己的愛心,比如開展義演、利用微博影響力進行相關宣傳號召等。但遺憾的是,無論他們做了什么,人們的目光都會更多的對準這部分公眾人物對災區(qū)的捐款上,這也是每次災難過后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似乎只有捐款,才能衡量他們的愛心與道德。于是,明星們紛紛公布捐款、公示捐款數(shù)額。捐款數(shù)額高的贏得贊譽、捐款低的則受到質疑與聲討。由此,一種濃厚的“逼捐”氛圍悄然形成。這背后,是對慈善的誤讀,是一種不健康的慈善文化。
做慈善,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行為,所體現(xiàn)出的是內心品德的高尚。但需要注意的是,慈善是一種自愿主動的行為,是發(fā)自內心的一種道德驅使。捐款行善,也是在自覺自愿的本意上,將自己的東西給與別人。倘若捐贈帶上了“被逼”的成分,顯然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本質意義。而且在嚴格意義上說,因為“逼捐”而進行的給與,也不屬于捐贈、不能算作慈善。雖然“逼捐”逼出了更多的救濟資金,但長遠來看,這種現(xiàn)象無論是對于社會的慈善環(huán)境,還是對于慈善文化來說,無疑是弊大于利。
公眾對于一些明星或公眾人物的“逼捐”,幾乎都是揮舞著道德這根大棒對其進行指責,批評他們愛心不夠、道德不高,恨不得他們能“傾囊相助”。將道德與捐款數(shù)額多少掛鉤。這樣的標準顯然有失偏頗。筆者看來,給與者是否自愿主動,才是判斷其道德高低的標準,而并不是看其捐贈數(shù)額。捐10萬元與捐1000萬元,雖然二者數(shù)額懸殊巨大,但本質上說,都是自愿的捐贈,都是高道德行為。而倘若給與者不是出于自愿,是被動的給與,那么即便其捐贈數(shù)額巨大,道德也會有所打折。
再者,慈善并不是每個人的義務,救濟也不是每個人必須承擔的責任。當然,一些企業(yè)家和企業(yè)除外,這部分人應當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但對于那些明星人物來說,他們也沒有必須做慈善的責任和義務,即便他們有著公眾人物的地位和光環(huán)。不可否認,這些大牌的財產的卻不少,但這是人家的合法收入,是私人財產,如何支配使用也是個人的權利,外人無權干涉。更何況這些明星都還實實在在的進行了捐款,獻出了愛心。事實上,比這些打牌明星有錢的富豪商賈大有人在,只不過他們沒有公眾人物的光環(huán),因而便沒有受到公眾的“特殊關注”。從這一點來看,公眾對于這些大牌明星們的態(tài)度,是否顯得過于苛責,是否會讓他們感到些許的委屈?
每次災難過后,都會出現(xiàn)一個“捐贈排行榜”,這無意中強化了這種以捐贈數(shù)額為中心的道德量化標準,而這顯然是有悖于慈善的本質與內涵。健康的慈善文化,有賴于一個健康的慈善環(huán)境,同時也有賴于每個人對慈善有清晰的認識。(中國臺灣網網友 許智豪)
。ū疚臑榫W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