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報道,小英教育基金會政策組主任黃重諺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公民運動風起云涌,蔡英文擔任黨魁后,民進黨與公民團體的關系、是否被邊緣化、能否主導議題,受到關切。
黃重諺認為,這一波公民運動崛起,政黨被邊緣化現(xiàn)象、無法擔任領頭羊,不只是臺灣現(xiàn)象,也是全球化現(xiàn)象,重要原因是社會結構快速變動,而且,資訊傳遞與整合很重要,學運期間,小朋友們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科技工具,超強的資訊整合能力,第一時間可以翻成20國語言,令人訝異。因此,傳統(tǒng)政黨與代議士在回應廣泛性、及時性的社會重大議題產生連接上的問題,此刻政黨要思考的是,在無所盾形的現(xiàn)代社會如何運作政治,因此,問題不在邊緣化,而是政黨必須重新找到在新時代的角色與位置。
中評社對此發(fā)表評論認為,臺灣一直存在第三勢力能否出頭天的疑問。事實上,10多年來,雷聲大、雨點小,大家都看不到。
那么,“太陽花學運”就能夠標志著第三勢力崛起嗎?評論說不太可能?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太陽花學運”本質上不是第三勢力,其為民進黨支持的、主張“臺獨”的、少數(shù)學生領頭的短暫運動,實質上是綠的,甚至可能占據(jù)深綠光譜的,這要看事態(tài)發(fā)展。第二,由“太陽花學運”催生的“公民組合”或者將會催生正式的所謂的政黨,不過,不太可能正面沖擊藍營,其首先要沖擊的可能是臺聯(lián)黨,然后就是民進黨。第三,一旦進入了“臺獨”框架,什么樣子的第三勢力都將消失。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