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食用三鹿奶粉患有腎病的孩子(資料圖片)。羊城晚報記者 何奔 攝
對話
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制定一個法律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整體工程,需要全社會去投入和建設,這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巡視員李援
蘇丹紅、三聚氰胺、皮革奶、面粉增白劑……在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的今天,這些“意外”事件一度讓百姓感覺心憂憂。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大。老百姓“吃得放心”的愿望什么時候能夠?qū)崿F(xiàn)?保障食品安全的大網(wǎng)織得夠牢靠嗎?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求解,羊城晚報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再次重點關注食品安全這個話題。
3日的北京,陽光明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巡視員、食品安全法起草負責人李援在他的辦公室內(nèi)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精言
三聚氰胺卷土重來,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復雜的原因,光憑講良心是不能保證食品安全的。
食品添加劑實際上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離了添加劑就不復存在。
在整個市場,誠信體系沒有建立,大家彼此懷著猜忌,所以才會出現(xiàn)面粉增白劑加了又加,從而導致超標這個情況。
和外國的法律相比,我們對名人明星代言虛假廣告的處罰已經(jīng)夠輕了。
國外很多先進的經(jīng)驗到了中國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這里面涉及整個社會“軟環(huán)境”建設的問題。
李援
行政法專家,1980年10月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工作,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家法行政法室主任,現(xiàn)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巡視員。
安全監(jiān)管
監(jiān)管法律層面將會更加嚴厲
羊城晚報:有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貧窮的農(nóng)村婦女在寒冷的冬天下河撈了些田螺回家,準備第二天拿到集市上去賣,結果她粗心地將田螺倒進了洗腳盆里,她發(fā)現(xiàn)后后悔不已,但還是將田螺都倒回了河溝里,邊倒邊連嘆可惜。你怎么看這個故事,是不是,只要講良心,食品安全就可以保障。
李援:在《食品安全法》里寫得明明白白,企業(yè)(食品生產(chǎn)和加工)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況且食品安全事關人命,這點無論是企業(yè)主還是個體,他們都非常清楚。但為什么還是會有食品安全事故發(fā)生?這說明,在這些事件的背后,比如三聚氰胺卷土重來,都是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復雜的原因的,要分析,要一以貫之地從法律和制度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光憑講良心是不能保證食品安全的。
食品安全還有些是因為環(huán)境出了問題,和食品生產(chǎn)、加工者并沒有直接的關系。我舉個例子,“大米鎘超標事件”中,大米鎘超標不是種稻人的錯,大米加工廠在后來的加工過程中往里面加鎘了嗎?也沒有。這個事件就是因為環(huán)境出了問題。
羊城晚報:你曾參加2009年召開的全國食品安全高層論壇,那次的主題是,食品安全:在法律和責任的道路上,F(xiàn)在感覺是不是食品安全的責任越來越重?
李援:早在《食品安全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時候,對于要求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的意見就非常集中。后來,《食品安全法》在法律責任中規(guī)定對違反食品安全的行為給予嚴厲的處罰。關于罰款,《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罰款的最高數(shù)額是違法貨值的10倍,這比以往的法律規(guī)定大大增加了。此外,《刑法》對違反食品安全犯罪行為刑事責任的追究非常嚴厲。剛剛制定的新的刑法修正增加了一種得到廣泛支持的處罰,就是對食品犯罪,最嚴厲的可處死刑。這也說明中國政府及各部門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并且在法律層面上更加嚴厲。
面粉增白劑
各個環(huán)節(jié)彼此猜忌導致超標
羊城晚報:最近一些很熱點的新聞,都是和食品添加劑有關,衛(wèi)生部替“一滴香”正名,也叫停了“面粉增白劑”,你怎么看待食品添加劑這個問題?
李援:食品添加劑實際上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離了添加劑就不復存在。食品添加劑有三個功能:第一提高產(chǎn)品的品質(zhì);第二防腐和防止食物的氧化;第三是加工工藝中所必須的。實際上很多傳統(tǒng)的食品,也都離不開食品添加劑,比如說做豆腐要點鹵水,鹵水就是添加劑,豆腐是源頭食品,如果不點鹵水的話,豆?jié){你怎么擠也擠不成豆腐。這就說明添加劑在食品加工工藝過程中是必須的。但是濫用食品添加劑,就會對食品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食品安全法》從控制食品內(nèi)在安全因素上強化對食品添加劑的規(guī)范。
我們制定《食品安全法》對添加劑的態(tài)度也是從嚴的,能不加的最好都不加。所以添加劑的使用前提是“技術上確有必要和安全可靠”。因為,每增加一種添加劑,就會增加食品安全的風險。
羊城晚報:那饅頭里用到的面粉增白劑這樣一個并不算危險的添加劑為何被叫停?
李援:其實在制定《食品安全法》里關于添加劑使用的時候,大家就有爭議,爭議的焦點就是面粉增白劑。面粉根據(jù)研磨的精細程度分為三級,一級面粉因為精磨,所以蒸出的饅頭就白,二三級因為含有少量麥麩所以沒那么白。但為了讓饅頭更好看,人們就往二三級的面粉里加增白劑,把二三級面粉蒸出了一級面粉賣相的饅頭。這下問題就出來了。面粉廠為了多賺錢,就可能把二三級面粉加增白劑然后當一級面粉賣。買到了面粉的饅頭作坊,在制作饅頭時,很可能會往里面再次添加增白劑,因為他不相信面粉蒸出饅頭一定會白。這樣,在面粉的生產(chǎn)、流通環(huán)節(jié)和饅頭的加工環(huán)節(jié)中,可能被加了幾道增白劑,大大增加了添加增白劑的食品安全隱患。原因就是在整個市場里,誠信體系沒有建立,大家彼此懷著猜忌,所以才會出現(xiàn)增白劑超標這個情況。
在此之前,衛(wèi)生部已經(jīng)認定適量的增白劑是對人體無害的,但超標的增白劑是有害的。因為添加增白劑對于饅頭來說并非技術上確有必要,且沒有辦法解決重復添加這個問題,增白劑只能被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