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同俗 夢想共圓
在大陸與寶島臺灣之間,是一片淺淺的海峽。
海峽兩岸一家親。特別是隔海相望的閩臺兩地,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不僅親緣商緣相通,而且同擁歷史悠久的神緣。
1000多年來,庇護福建的諸神信仰,經閩人東渡入臺,也自然而然成為深植臺灣民眾內心的精神信仰。
保生大帝信俗,即是源于閩南、跨海入臺、遠播東南亞的民間信俗。
不止于此。在海峽兩岸,媽祖信俗、陳靖姑信俗、關帝信俗、清水祖師信俗、廣澤尊王信俗、開漳圣祖信俗等,皆深入人心、世代相傳。
閩南文化研究專家、閩南師范大學教授段凌平說,近代臺灣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始于閩人一批批入臺。臺灣開拓初期,移民遭遇瘴癘為毒、缺醫(yī)少藥的險惡環(huán)境,較之漳泉故里有過之而無不及,移民迫切希望從精神上獲得保生大帝的救助,這種狀況對媽祖、陳靖姑、保生大帝、清水祖師等信仰在臺灣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天下媽祖,瓣香起湄洲。
媽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三月廿三出生于福建莆田。她因能預測人的禍福,且每每應驗,在當地群眾中頗有影響。林默自幼聰慧過人,洞悉天文、熟習水性,且掌握醫(yī)術,樂于助人。她在海上多次救助遇險船只,深受漁民愛戴。宋雍熙四年(987年),林默在一次海上搭救行動中不幸遇難,年僅二十八歲。她的離世讓當地人深感悲痛,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鄉(xiāng)親們在湄洲島上建起了第一座媽祖廟,即祖廟。?
媽祖信仰起源于宋代,經過唐宋時期的文化互動和宗教發(fā)展,逐漸從地方神女演變?yōu)楹I瘛屪嫘叛鲈谒、元、明、清歷代得到官方的褒封和推廣,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封號逐步升級。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媽祖信俗被列為國家祭典,與陜西黃帝陵祭典、山東祭孔大典并列中華三大祭典,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信俗類)。目前,全世界五大洲49個國家和地區(qū)共有上萬座媽祖廟,信眾數量超過3億人。有人斷言: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信眾!
陳靖姑被稱為“婦女兒童的保護神”,公元767年出生在福州下渡,逝世于公元791年,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女神,其祖廟為寧德古田縣大橋鎮(zhèn)的臨水宮。陳靖姑信仰在福建、臺灣等南方地區(qū)廣為流傳,甚至在海外華僑、華人中也有著極高的崇敬。僅臺灣崇臨水陳夫人的廟宇就有200多座,配祀陳靖姑神像的寺廟也有3000多座,信眾數百萬人。此外,全世界敬奉陳靖姑的順天圣母宮觀有5000多座,信眾更是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林默娘、陳靖姑和源于閩東的太姥娘娘,被譽為八閩民間三大女神,在臺灣地區(qū)深受崇拜,千百年影響深遠。
保生大帝、清水祖師和廣澤尊王信仰,都源自閩南地區(qū)。海峽兩岸共同信仰的這些神靈,升天前皆是濟世安民、大善助人、大愛度人的非凡人物,為百姓作出過重要的貢獻。保生大帝、清水祖師和媽祖、陳靖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生前為救蒼生,不惜奉獻自己的生命。他們的精神境界,可昭日月,感動感化無數的凡夫俗子!
盈盈一水間,兩岸共崇護佑過中華兒女的歷代英雄和英靈。
萬古共海峽,每一朵浪花,都是兩岸同胞的心花,任風高帆遠,終將一起綻放。
華夏兒女同心,弘揚中華文明之魂,共創(chuàng)更好的未來。
風吹兩岸,天下共情。神靈的光芒,凝聚人間的愛,匯聚善的力量,為中華的復興,一起發(fā)力。
大同天下,兩岸相牽。有多少的故事,有多少的念想,有多少的緣分,足以在淺淺海峽間,化滔滔之水,成暖暖親情。
2024已矣。新的一年,沐陽而來;新的春光,踏浪而來。兩岸的美好希望,必將受庇于慈悲大愛的中華神靈,必將受益于中華文明的內在動力,必將在兩岸同胞的勠力促進下,揚帆向五洲,攜手贏天下!
總有一顆心靈,如天上星辰,照耀兩岸人。
總有一種力量,讓華夏子女,共同奔未來。
總有一種精神,讓兩岸同胞,一起圓夢想。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動力,帶給你我,新的生命,新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