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黃埔軍校同學會、中國廣播電視協(xié)會和湖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共同主辦的武漢首義座談會7日上午舉行。 (中國臺灣網(wǎng) 李丹 攝)
中國臺灣網(wǎng)9月7日武漢消息 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黃埔軍校同學會、中國廣播電視協(xié)會和湖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共同主辦的武漢首義座談會7日上午舉行。來自海內(nèi)外的黃埔組織代表、黃埔同學及親友與湖北省的黃埔同學、黃埔親屬、知名辛亥后裔、有關(guān)專家學者共80余人與會。
座談會上,來自海內(nèi)外的嘉賓共同緬懷辛亥革命先烈,回顧辛亥革命的斗爭歷程,探討“武昌首義”的作用、影響及其意義,弘揚荊楚兒女敢為天下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和“統(tǒng)一中國、民族復興”的愛國信念,各位嘉賓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辛亥革命的作用及其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
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林上元在座談會上說,“我的外祖父張難先在辛亥革命前參與組織了湖北最早的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和日知會,并和其他革命黨人一起參加了武昌起義。我作為一名湖北鄉(xiāng)親和辛亥后裔,為湖北的悠久文明、燦爛文化和光榮歷史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湖北省政協(xié)副主席鄭楚光在座談會上發(fā)表了講話。他說,作為辛亥革命的發(fā)源地,武昌首義的成功對于辛亥革命的勝利意義重大,正是在武昌首義的影響下,革命高潮在全國范圍內(nèi)迅速興起,加快了腐朽清王朝滅亡的步伐。作為辛亥革命打響第一槍的地方,“武昌首義”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和影響,成為后人紀念和瞻仰辛亥革命的“圣地”;仡櫺梁ジ锩廨x歷程,探討“武昌首義”精神,目的是要繼承和發(fā)揚辛亥先烈那種鍥而不舍、堅韌不拔的革命意志,振興中華,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今天,在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征程上,這種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和現(xiàn)實的啟迪意義,值得后人傳承和光大。
打響武昌第一槍的熊秉坤之子熊輝先生代表辛亥后裔在座談會上作了慷慨激昂的發(fā)言。他說,首義精神是以天下為己任、愛我中華為天職的精神,這是最重要的,沒有這種精神不會有辛亥革命;是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改天換地、鍥而不舍,默默耕耘,愚公移山的精神;是無私無畏、全心奉獻、甘灑熱血的戰(zhàn)斗精神;是胸懷全局,求同存異,風雨同舟,團結(jié)戰(zhàn)斗的團結(jié)精神。武昌首義正因為這樣的精神才取得了成功。
已經(jīng)94歲的黃埔軍校第17期預科學員劉一曙以“弘揚辛亥首義精神,加強愛國思想教育”為題作了發(fā)言。他提到,首義精神中的愛國主義精神非常重要,愛國主義是辛亥革命之魂,是中華民族之魂。他還說:“當年我投考學校,除了要報父仇,也是要雪國恥,有了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危難中不亡;有了愛國主義精神,前輩們國家統(tǒng)一富強的理想終會實現(xiàn)。我已經(jīng)94歲了,但是我仍會努力。”
據(jù)悉,參加座談會的嘉賓還將參觀中山艦博物館、辛亥革命紀念館、首義廣場、起義門等辛亥首義遺址及紀念場館、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等地,并集體向?qū)O中山先生銅像敬獻花籃。(記者 李丹)
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林上元在座談會上發(fā)言。(中國臺灣網(wǎng) 李丹 攝)
湖北省政協(xié)副主席鄭楚光在座談會上發(fā)言。(中國臺灣網(wǎng) 李丹 攝)
[ 責任編輯:楊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