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學生與北大師生合影留念。
5月的北大校園里,迎來了15名來自海峽對岸的臺灣學生。
臺灣大學政治系和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共同組織,由北京大學臺灣研究中心推動的“臺大—北大校園菁英計劃”始于2005年,如今已經(jīng)開展了5個年頭。今年的15名臺灣學生中,有3名碩士研究生,12名是本科生,5月9日至21日,他們在北大展開了一次特殊的交流活動。
在北大,這些臺大學生可以根據(jù)興趣選擇課程旁聽。他們也會跟結對的北大校友結伴,一起游覽名勝古跡,抑或在窄窄的胡同里感受古都的今昔巨變。
雖然只是短短兩周時間,北京、北大,卻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四精神”的傳承
由于這次臺大來的學生都是政治系的,所以他們對與政治相關的課程比較關注。北大國際關系學院給臺大學生提供國際關系學院的課表,他們可以自由旁聽任何感興趣的課程。
臺大政治系國關組本科二年級的季節(jié)是第二次來北京。
他4年前跟旅游團來過,玩了5天。時隔4年,他的感受是“北京的變化很大”。他在北大聽了很多課,如沖突學概論、臺灣概論、中國對外關系史、當代西方政治思潮、外交決策理論和實踐、毛澤東思想概論、國際政治與世界社會主義、中亞各國政治與外交、中國傳統(tǒng)建筑等。
談到在北大聽課的感受,季節(jié)感受頗多。他說:“可以感受到‘五四精神’在北大的傳承。令我覺得特別感動的是北大的兼容并蓄,這幾天聽了這么多課,覺得老師之間思想差別極大,卻都能在北大授課,且受到學生尊敬。每堂課結束,學生都會鼓掌。老師們上課還常提出許多啟發(fā)性、非主流的想法,讓我們可以思考到往常忽略的一些觀點,這也是北大一個優(yōu)點!
“北大學生好勤奮”
愛笑的張瀚文特別喜歡拍照,能在很多地方找到拍照的靈感。這是她第一次來北京,她說北京和她想象中的一樣,很大,馬路很寬,人很多。
談到北大給她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點,她笑著說:“北大的學生好勤奮!”即使很早去圖書館,里邊也已經(jīng)有了很多人。
此次臺大的15人中有3名研究生,就擔當起團長和副團長的職務。團長邵志偉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北大同學們的勤奮,“圖書館很大,書很多。大家學習很認真,很刻苦,很早都會去查資料看書什么的”。
一對一的北大學友還邀請他們一起去上自習,讓他們深感百年北大濃厚的學習氣氛。
徜徉在未名湖畔,徐容禎不時對湖邊的垂柳發(fā)出贊嘆“好有詩情畫意”、“這樣的地方最適合開讀書會了”。
徐容禎介紹說,他們在臺灣經(jīng)常開讀書會,由同學指定讀的書目,然后感興趣的同學一起閱讀、討論,“一般都是借教室,如果在未名湖畔,可以在垂柳下席地而坐,交談會更加輕松自如”。
收獲與遺憾
在北大的生活,臺大學生也跟北大學生一樣,辦飯卡買飯、買電話卡打電話、背著包走街串巷。年紀相仿的北大學友給了他們很多幫助,他們說“有一種回到熟悉的地方的感覺”。
北大的江許婷,來自福建,與臺大的學生溝通起來比其他同學方便,于是就做起了大家的翻譯。江許婷覺得在跟臺灣學友交流中,了解到了兩岸很多相同與不同之處,收獲多多。
北大的陳暢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他們?nèi)ヮU和園玩的時候,由于大陸旅游景點學生票是半價,北大的學生能買到學生票,臺大的學生把學生證遞給售票員的時候,售票員確定學生證在有效期內(nèi)之后,也賣給他們學生票。同樣,在電影院臺灣的學生證也可以買到學生半價票。
北大09本科生惠雅莉同學這次也與臺大學生結成對子。她表示多少有些遺憾!敖涣鞯臅r間真的很短,還可以再長一點。很遺憾沒有帶臺灣學姐領略北大的社團文化!
北大09本科生葉若伊很感謝現(xiàn)在科技的進步,臺大學生來北京之前可以通過郵件、MSN溝通,有些臺大同學買了北京的SIM卡,平常可以發(fā)發(fā)短信,打打電話!斑@種聯(lián)系以后還能夠繼續(xù)保持!
交流“永不結業(yè)”
第五期“臺大—北大校園菁英計劃”的結業(yè)式,于5月21日在北大國際關系學院舉行,這是一場簡單樸素而又意味深長的結業(yè)式,主持人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張植榮老師說結業(yè)式之所以沒有辦的像開業(yè)式那樣隆重,是因為這種交流溝通“永不結業(yè)”。
在結業(yè)式上多位老師和同學都提到,兩岸缺乏的是溝通,像這樣的學校間、學生間的交流是很有益的。
會上提到最多的還是北大學子什么時候能夠組織團體去臺大交流。北大這邊正在積極推動這樣的團體交流,目前到臺灣交流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個人,“臺大—北大校園菁英計劃”也一直是臺大組織學生到北大來交流,雙方都在積極努力,希望能夠早日形成一種真正的互動。臺大的同學也希望能有機會在臺灣招待北大的同學。
“這是一個新的開始,而不是結束,非常有意義。我們也在努力推進北大的同學去臺灣,去了解臺灣,希望以后常來常往;顒邮浅掷m(xù)的、不斷進行的,情感也是!”國際關系學院的李義虎教授如是說。(楊迪 修桂芳 岳林涓)
[ 責任編輯:孫金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