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日本一時不會軟,速決不現(xiàn)實
日本政府24日派外交事務次官河相周夫來中國,做出緩和兩國當前緊張局勢的姿態(tài)。關于釣魚島兩國顯然沒什么談的,兩國目前都沒對對方實質后退有所指望。日本即使有改變,也要在中國長期施壓并使它真正感到痛了之后。
中國輿論中不時有人將日方某個姿態(tài)甚至某句話解讀成日本“變軟”,這或許是出于一種良好的愿望或者自我安慰的需要。日方有時強硬,有時又做個溫和姿態(tài),干了“國有化”釣魚島這樣的大動作,又能把愿意保持對華友好表演得像真的一樣,這一切實際顯示了日本的對華斗爭有較大彈性空間,攻防相當自如。
較之日本,我方啟動斗爭策略似乎挺吃力的,一旦策略形成要做微調更不容易。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輿論過去很少參與對外斗爭,而一旦參與了又很猛烈,其強制力比日本及西方輿論甚至更高,政府同輿論在對外斗爭中的合作與默契顯然還不太成熟。
釣魚島之爭是實力加外交藝術的高超較量,政府肯定要在這當中扮演核心角色。它需要民眾對其采取捍衛(wèi)主權堅決行動的支持,但這些支持不能完全變成政府的一個個“規(guī)定動作”,政府應能根據(jù)隨時變化的斗爭形勢快速采取戰(zhàn)術性的“自選動作”。
圍繞釣魚島的斗爭首先是“斗”,中國的海上執(zhí)法力量得過去,并要敢于深入釣魚島12海里,堅決瓦解日本對釣魚島的所謂“實際控制”。沒有堅決的“斗”,所有跟保衛(wèi)釣魚島有關的言行皆為幻象空談。
但光有“斗”還不夠,我們還得“爭”。要爭時機,爭國際理解和支持,爭對日較量的實際效果,爭國內在對日問題上的團結一心。中國的力量需要得到戰(zhàn)略智慧的最佳搭配,只有這樣才能最終降服在對華博弈中毫無道德底線的日本。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