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季羨林億元遺產(chǎn)案再開庭 649件文物、字畫歸屬何方?
2017年3月27日,本案二審再次開庭,休庭后季承在法院外。上官云 攝
中新網(wǎng)北京3月28日電(上官云)“對這個案子,我希望能得到法律公正的判決。提起訴訟也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這649件文物、字畫發(fā)揮更大作用!27日,季羨林之子季承在北京接受中新網(wǎng)(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采訪,提及獲得廣泛關注的“季羨林億元遺產(chǎn)案”時如是說。27日上午,此案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再次開庭,據(jù)季承透露,這次也沒有宣判。
那么,何為“季羨林億元遺產(chǎn)案”?季羨林,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于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2009年,季羨林辭世。不過,與其遺產(chǎn)相關的糾紛卻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一審時,季承(左)在法庭上。北京一中院供圖
梳理公開報道可知,2001年7月,季羨林與北京大學簽訂一份捐贈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中約定:將屬于季羨林個人所藏的書籍、著作、手稿、照片、古經(jīng)字畫以及其他物品捐贈給北京大學,贈品清單于2002年3月1日以前由贈與人交付受贈與人;贈品將分批分期由贈與人移交受贈與人指定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直到本協(xié)議所列各項全部贈品移交完畢。
季羨林離世后,其子季承起訴北京大學,并稱,2008年12月季羨林曾書囑“原來保存在北大圖書館里的書籍文物只是保存而已,我從來沒有說過全部捐贈”、“全權委托我的兒子季承處理有關我的一切事物、務”。
季承認為,季羨林已于2008年的書囑中表明全權委托季承處理撤銷捐贈協(xié)議的事宜,據(jù)此,主張北京大學返還前述珍貴文物、字畫共649件。由于標的高達1億元,此案又被稱為“季羨林億元遺產(chǎn)案”。
本案一審宣判現(xiàn)場圖。北京一中院供圖
“根據(jù)2009年1月13日清點的結(jié)果,北大所保管季羨林文物、字畫共577件,其中207幅是古字畫。后來,又清點出38類72件文物,所以,我要求歸還的就變成了649件。”季承稱。
對于季承的起訴,北京大學答辯稱:季羨林先生未有撤銷《捐贈協(xié)議》的行為,且《合同法》明確規(guī)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zhì)的贈與合同或者經(jīng)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可以撤銷的規(guī)定。季承提出“返還原物主張”沒有依據(jù)。
2016年5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一審季承敗訴。2017年3月6日,本案二審開庭。據(jù)媒體報道,由于涉及北大一方需提供的關鍵證據(jù),本案被申請延期審理,于3月27日再次開庭。季承透露,再次開庭也沒有當庭宣判,“而是擇日再審”。
資料圖:季承。上官云 攝
“我不認可2001年簽訂的那份協(xié)議。”季承向記者表示,原因就在于捐贈標的物不明,而且沒有析產(chǎn),其中50%應該是自己母親的;另外,649件字畫、文物中的32類72件文物,有明確協(xié)議是放在北大圖書館保管的。所以,季承認為,自己要求649件字畫、文物全部歸還是合理合法的。
季承也再次申明,自己一直不拒絕跟北大和解,提起訴訟也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這批字畫、文物能夠發(fā)揮更大作用,“我希望以此為基礎籌措資金,聯(lián)合北大成立季羨林基金會,設立‘季羨林獎’,完成父親的心愿”。
隨后,記者致電北京大學相關負責人了解于本案有關的情況,對方表示需聯(lián)系學校宣傳部門。記者又撥通了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電話,但沒有人接聽。(完)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