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這個跨越了時代的平民英雄能否成為今天的全民偶像?帶著些許好奇,記者踏訪了雷鋒故鄉(xiāng)湖南長沙,期許在他生活了18年的這片土地上找尋答案。
在長沙市望城區(qū)(原為望城縣)雷鋒鎮(zhèn),一座兩間半的土磚茅屋就是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所在地。房子是上世紀(jì)60年代在原地基上重修的,簡單的陳設(shè)都是雷鋒當(dāng)年使用過的。雷鋒曾親眼看著五個親人相繼離去,一家六口最后只剩下他一個,不到7歲就成了孤兒。
“即便這樣,他也不愿意拖累同樣貧窮的親戚和鄰居,常常一個人到外面去找吃的!崩卒h兒時玩伴、年近80的雷孟宣說,這就是雷鋒骨子里的一種品質(zhì)——善。
新中國成立后,雷鋒過上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幸福生活。在龍迥塘小學(xué)的第一堂課,當(dāng)年和雷鋒朝夕相處的師生們還清楚地記得,年僅10歲的雷鋒向語文老師請教,一筆一畫在作業(yè)本上寫下“毛主席萬歲”。
胸戴雷鋒像章,隨身帶著印有雷鋒頭像的日記本,曾任雷鋒紀(jì)念館首任館長的雷孟宣老人用畢生精力四處宣講雷鋒精神。雷老說,出身貧窮的雷鋒對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充滿了一種發(fā)自肺腑的愛,這種愛使他有了以后種種平凡卻又偉大的善舉。
在與故居相隔不到3公里的雷鋒學(xué)校,舊時青瓦白墻的老校舍至今保存完好,雷鋒當(dāng)年的教室、用過的課桌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