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新一輪國際貿易改革,怎么改?
近日,發(fā)改委印發(fā)《浙江省義烏市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總體方案》,意味義烏在國際貿易方面開啟了新一輪改革。重點圍繞著深化市場采購貿易改革、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完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guī)則、打造一流營商環(huán)境等5個方面97項具體改革舉措。
時隔13年,義烏新一輪國際貿易改革,改什么?要解決哪些問題?要發(fā)揮什么作用?《新聞1+1》連線浙江省委黨校浙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志文,為你分析解讀。
為何義烏要進行新一輪國際貿易改革?
啟動新一輪關于國際貿易的改革,我們現在的緊迫性或者是必要性體現在哪里?
楊志文:義烏發(fā)展過程中碰到了新的“天花板”,例如法律法規(guī)、行政管理體制、資源要素配置等,已經難以滿足義烏外貿和市場產業(yè)、城市等發(fā)展需求。
例如,它的外來人口是本地人口的兩倍,這么多的外來人口,相應資源要素的配置,目前已無法滿足他的要求。外貿出口額占全國的比重,從之前的千分之一提高到目前的2%。
下一步怎么樣更好地釋放外貿動能,爭創(chuàng)外貿新優(yōu)勢,都需要進一步的深化改革來實現。
為何強調在進口端發(fā)力?
新一輪的改革可能更側重的是買全球端的加速的破題,有的人可能就不明白了,假如我們賣得多、賣得少,順差大不好嗎?為什么我們強調在進口端來發(fā)力呢?
楊志文:可以從兩個層次來看,一個方面是我們出口賺外匯,是為了進口更多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來滿足我們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另一個方面是進口目前存在一些體制、機制難題需要去破解,特別是義烏進口領域。很多都是中小微的主體,他們很難,或者是進口證照的提供上面臨瓶頸。
所以,我們這次要探討進口消費品正面清單管理制度,通過優(yōu)化證照的辦理,進口海關監(jiān)管流程、監(jiān)管方式等,來促進進口便利化,更好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
為何強調以標準“走出去”帶動產品“走出去”?
我們看到這輪改革內容中,特別強化要讓標準走出去,帶動產品走出去。您認為這意味著什么?我們現在為什么要強調標準?從過去對標到主動發(fā)力去引領,變化說明了什么?我們又怎么做到要標準走出去?
楊志文:我們曾經是依靠商品的性價比,又好又便宜,拓展國際市場。但是,很多商品的附加值比較低。
我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可能是出口十億件襯衫才能換一架飛機。
那么我們現在就是要從性價比,可能像規(guī)則、規(guī)制、標準、管理等制度型開放方面來推進。
如果說,我們能夠在標準上有更多話語權,那么我們就能夠提高產品附加值,也能夠在國際產業(yè)分工協(xié)作里面占領更高的位置,能夠獲取更高的收益。
改革瞄準哪些堵點難點來發(fā)力?
您怎么來看新一輪的改革當中,是瞄準了義烏小商品國際貿易中的哪些堵點或者難點來發(fā)力的?
楊志文:新一輪的國貿改革,依然是圍繞“小商品”主要的交易對象和“中小微企業(yè)”主要的交易主體,他們的國際貿易需求來展開的。所以,怎么樣去降低他們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是最重要的,也是要破解的堵點和難點。
因為傳統(tǒng)外貿體制、機制還有基礎設施都是圍繞大中型企業(yè),他們的交易特點和需求來設計來展開的。中小微企業(yè)乃至說普通大眾,怎么樣能夠低門檻、便利化參與到國際貿易中來,分享全球化紅利,這是這次國貿改革就是要破解的。
七個先行都是圍繞這些來推進的。無論是制度性的交易成本還是基礎性的交通運輸、支付、物流等,就是各方面成本怎么樣降下來,能夠降低國際貿易門檻,賦能中小微企業(yè),這是要破解的堵點和難點的問題。
改革如何能真正“落袋為安”?
現在可能義烏的中小企業(yè)主最關心的是,新一輪改革所帶來的效益或者利益什么時候或者怎么樣才能變成他們真正落袋為安的真金白銀的利潤,您怎么看?
楊志文:最重要的就是幫助他們能夠更加低門檻、便利化地進入到國際市場,創(chuàng)造更多的收益。
例如,近年來貿易數字化發(fā)展特別快,像跨境電商、直播電商蓬勃興起,義烏很多老板在網上平臺提交一個視頻,就可以翻譯成幾十個國家的語言,他就能夠很快去拓展全球市場。
面對這些新貿易業(yè)態(tài),怎么對貿易的監(jiān)管制度進行改革,能夠適應貿易新業(yè)態(tài),從而更好地為他們賦能,讓這種技術創(chuàng)新、業(yè)態(tài)創(chuàng)新轉化為現實的收益。這就是這一輪我們改革可能要大力推進的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