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多家博物館宣布恢復開放 防疫措施仍不可松懈
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宋宇晟)隨著中國國內(nèi)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xù)向好,多家博物院近日陸續(xù)宣布恢復開放。記者注意到,各博物館在恢復開放的同時,也針對疫情做出了相應防控措施。
多家博物館宣布恢復開放
3月12日,上海多家博物館相繼宣布,即將恢復開放。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陳云紀念館、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等多家市級博物館將于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此外,上海多家美術館也將于3月13日開放。同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等也已恢復開放。
記者注意到,自2月底以來,已有部分博物館逐漸開始有序恢復開放。
例如,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從3月2日起,已對博物館園區(qū)、觀海長廊、南北大廳、復原船等寬敞且足夠通風的區(qū)域進行有序開放。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也于3月10日起恢復開館。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這是疫情以來,廣州地區(qū)第一家恢復開館的博物館。
恢復開放不搞“一刀切”
2月27日,國家文物局發(fā)布了《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
其中明確,各文博單位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恢復開放和復工不搞“一刀切”。
《指導意見》指出,明確為低風險區(qū)域的博物館、紀念館和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當?shù)攸h委政府同意后,可有序恢復開放;中風險區(qū)域的文物保護單位、遺址類博物館的露天場所可逐步恢復開放,室內(nèi)封閉展館、展廳等區(qū)域原則上暫緩開放;高風險區(qū)域的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和文物保護單位,暫不開放。
《指導意見》同時要求,各文物、博物館開放單位可采取網(wǎng)上實名預約、總量控制、分時分流、語音講解、數(shù)字導覽等措施,減少人員聚集。
開放了,但也有限制
雖然有博物館逐步開放了,但記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已恢復開放或即將恢復開放的博物館都針對疫情做出了相應防控措施。其中包括館內(nèi)限流參觀、入館前測量體溫、要求觀眾佩戴口罩等。
以上海博物館為例,其12日發(fā)布的公告稱,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博物館將實行網(wǎng)絡實名制預約參觀。
開放公告中還對游人參觀提出相應要求。
其中明確,上海博物館目前僅接受散客(個人)預約,每日限額20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300人;觀眾可提前3日(含當天)通過上海博物館官網(wǎng)、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預約須憑“隨申碼”綠碼。
對于參觀者在博物館內(nèi)的活動,公告也要求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排隊和觀展時請保持1.5米以上距離,避免聚集;入館前須接受體溫測量,如有體溫異常(≥37.3℃),或有咳嗽、氣促等異,F(xiàn)象的觀眾謝絕入館。
上海博物館同時建議觀眾參觀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nèi),以免造成封閉場所人員聚集。
記者看到,在社交媒體上,有網(wǎng)友對此表示,雖然樂見生活恢復正常,但“開放不代表可以松懈”“還是要做好防護措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