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我的家】內(nèi)蒙古:沙窩變綠海 三代人植樹60載
青山綠水淌金銀,美麗生態(tài),正在成為很多地方致富的秘密。
綠色競爭力要顯現(xiàn),生態(tài)美要釋放美麗效應,需要定力。只有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一年接著一年,一代延續(xù)一代,才能一張藍圖繪到底。在內(nèi)蒙古西部的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場,三代造林人,用勤勞的雙手和風沙斗爭60年,把15萬畝沙海變成了綠洲。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現(xiàn)在看到的是去年剛剛種下的果樹。對霍洛林場來說,這樣的景象在幾十年前是難以想象的。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場 第三代造林人李曉光:原來我參加工作的時候,這里都是光禿禿的一片,沒有樹沒有草。
上世紀50年代,霍洛林場剛剛成立的時候,這一帶的景象是這樣的。當時伊金霍洛旗的森林覆蓋率還不到3%。而且沙漠還在不斷侵蝕人們的家園。第一代造林人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這里。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場第一代造林人李廣和:有的沙子跟前有沙蒿,有的沒有,用高腳平車把沙蒿運進來固定沙丘才能種樹。
一開始根本談不上種樹。天熱時,地表溫度高達五六十度。風大時,七到八級大風能把60公分長的沙柳連根拔起。人們把柴草、樹枝等做成沙障墻,削弱風力,固定沙丘,年復一年種植沙蒿等固沙植物。經(jīng)過近20年的努力,到了70年代沙進人退終于得到遏制。第二代造林人開始種植適合在沙地生長的樟子松。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場第二代造林人周萬萬:當?shù)厝藦膩頉]有聽說過什么叫樟子松,我們當成比黃金還珍貴。
周萬萬還記得1978年他坐著火車汽車走了三天四夜,才從東北帶回60斤種子。如今這些小種子已經(jīng)長成50多公分粗、十多米高的大樹了。60年的植樹造林也使林場的土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場 第三代造林人李曉光:這個土就比較細膩一些,再有土的顏色比較發(fā)黑,過去就像黃沙一樣就是發(fā)黃的。
今年開春后,霍洛林場第一次嘗試在沙地上種果樹。
李曉光:傳承下去,要一代接著一代干。
從沙漠到沙地,從沙地再到林地,如今霍洛林場已經(jīng)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整個伊金霍洛地區(qū)森林覆蓋率達到36.35%,植被覆蓋率高達90%。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場第二代造林人周萬萬:當年辛苦,現(xiàn)在享福了。風沙沒有了,天也藍了,山也綠了,水也清了。也感覺到干了40多年沒有白干,造林工人就是為了保護環(huán)境、建設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