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和國家是否體面,在于它如何對待最弱勢、最無助的普通勞動者
一則來自武漢的自行車的小故事,溫暖了這個依然凜冽的殘冬。
自行車的主人河源啟一郎,是一位打算騎車環(huán)游世界、救助貧困病患的日本青年醫(yī)生。三周前,河源啟一郎騎車來到武漢,17日傍晚,他的計劃出了點紕漏:自行車失竊了。
按理說,在偌大的城市,偶然的失竊并不算意外。但是,接下來的故事卻給了河源啟一郎意外的驚喜。他的朋友19日將此事發(fā)到微博求助,很快得到5萬博友響應,甚至有人將之提升到捍衛(wèi)城市尊嚴的高度。于是,河源感動地發(fā)現(xiàn),“整個城市都在為我尋找自行車”,自行車最終失而復得……
這個故事,有幾個要素不可或缺:失主是外國人士,要周游世界,還是做慈善的——于是這輛自行車的丟失,便顯得異乎尋常了。一個偶然事件,也就被放大到關系武漢的國際形象,放大到與世界其他地區(qū)道德水準作比。大家善意地認定,不能讓行善的人在武漢吃虧受累。武漢網(wǎng)友甚至警方的古道熱腸由是顯得十分可愛。這樣一個呵護家鄉(xiāng)形象的集體行為,一方面再次顯示了強大的“圍觀”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民氣可用的豐富呈現(xiàn)。正是擁有如此積極陽光,珍愛國家尊嚴、家鄉(xiāng)形象的國民,中國才有彌足珍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不斷推動國家的發(fā)展進步。
只是,要從根本上捍衛(wèi)城市的尊嚴,靠一輛自行車的失竊到復得,還遠遠不夠。
“圍觀”事件圓滿結束,這位國際人士享受了一把VIP待遇,感受到網(wǎng)友和警方的熱情與仗義。但是,顯然不是所有普通市民和游客都有此殊遇。不光是武漢,在中國很多地方,自行車失竊司空見慣。我們顯然不能武斷地從丟車頻繁就認定一個城市的道德淪喪,治安不好,但這至少反映了城市治安管理的一些疏漏。而從根本上看,這一頑癥的久治難愈,恐怕也和某些行政權力對普通人權益的漫不經(jīng)心有關。
在中國的城市,誰是騎自行車的人?選擇騎車代步,往往是這座城市最普通而且收入不豐的勞動者,話語權不大,維權能力不強。而對竊賊來說,下手容易、風險低廉,就算“失手”,小偷小摸也不會重判。于是,非但警方不重視,包括自行車企業(yè)、交通管理部門在內,對自行車防竊裝置、防竊措施和出行便利設施,也都懶得嚴密、貼心地設計并實施。甚至連自行車主,對“失竊”也習以為常。畢竟,不可能人人都享受到“警方迅速偵破”的待遇。
其實,一個城市和國家是否體面,不在它擁有多少高樓大廈、創(chuàng)造了多少經(jīng)濟奇跡,也不在于其精英人群生活得多么風光,而在于它如何對待最弱勢、最無助的普通勞動者。中央領導一再強調,要讓人民群眾“實現(xiàn)體面勞動”、“活得更有尊嚴”。小小一輛自行車的命運,某種程度上也是勞動者是否擁有足夠體面和安全感的一面鏡子。當中國的“張源”、“李源”們也都能獲得如此“捍衛(wèi)”時,我們的城市和國家,才擁有真正的體面。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每一個騎車人的故事,都是衡量社會文明水準的一根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