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作為西方的政治工具,在干涉別國內政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下面的6個案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一、薩哈羅夫(1975年)
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后,蘇聯(lián)國力大幅增長;美國則由于長期陷于越戰(zhàn)和深受石油危機沖擊,國力受損,不得不向蘇聯(lián)提出裁軍談判倡議,同時,加大人權外交力度,突出道德攻勢。在這一背景下,薩哈羅夫提出主張禁止核武器以及核試驗,積極宣傳綠色環(huán)保理念,提出“和平、進步、人權”思想,受到西方世界高度評價。1968年,薩哈羅夫在《紐約時報》發(fā)表文章,呼吁建立一個民主、多元、人道的社會。該文被研究者稱為“蘇聯(lián)集權制度的判決書”,被復印流傳1800多萬份。薩哈羅夫因此從蘇聯(lián)社會主義勞動英雄變成了蘇聯(lián)人權運動領袖。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維奇·薩哈羅夫(1921年5月21日—1989年12月14日),蘇聯(lián)氫彈之父。出生于莫斯科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畢業(yè)于莫斯科大學。1948年,薩哈羅夫被選拔參與代號為“阿扎瑪斯16號”的氫彈研制項目。他反對進行大氣核試驗,響應美國提出的裁軍倡議。1975年,薩哈羅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89年,因心臟病突發(fā)去世。
二、瓦文薩(1983年)
上世紀70年代末,波蘭陷入經濟困難,改革舉步維艱,民心不穩(wěn)。1980年夏,以當局調整部分肉制品市場價格為導火索,波蘭爆發(fā)大規(guī)模罷工和抗議浪潮。波蘭當局作出讓步,同罷工力量簽署“八月協(xié)議”,承認罷工中誕生的團結工會為合法組織。1982年10月,波蘭政府宣布團結工會為非法組織。1983年12月,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授予團結工會負責人瓦文薩諾貝爾和平獎,公開為以團結工會為代表的波蘭反政府勢力撐腰打氣,使波蘭局勢進一步惡化。加上當時戈爾巴喬夫在蘇聯(lián)推行“改革和新思維”,波蘭裔的時任教皇保羅二世公開支持波蘭國內的反政府行動,波蘭政府急轉直下。1989年8月,執(zhí)政的波蘭統(tǒng)一工人黨在首次選舉中被團結工會領導的聯(lián)合力量擊敗,失去政權。1990年,團結工會領導人瓦文薩通過直選就任波蘭總統(tǒng),波蘭徹底走上全面西化、“休克療法”之路。
上臺后, 瓦文薩開始推行所謂的“頂部戰(zhàn)爭”,即自上而下對政府進行改革,但民眾很快發(fā)現(xiàn)這位靠罷工起家的總統(tǒng)不能給他們帶來民主。1995年,瓦文薩在競選中被前共產黨人瓦西涅夫斯基擊敗,黯然下臺。落選后瓦文薩曾兩次高調宣布“在政治上退休”,但2000年他再次參加總統(tǒng)競選,結果只獲得了1.01%的選票。當時波蘭曾有兩首諷刺瓦文薩的歌曲風靡全國,一首是《永遠不要相信電工》,另一首是《瓦文薩,我的一億元錢到哪兒去了》。
萊赫·瓦文薩(1943年9月29日—),波蘭團結工會領導人。1967年夜校畢業(yè)后進入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任電工。1970年,因參與組織流血罷工被控入獄一年。1978年,加入非法地下工會。1980年,領導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大罷工,組建團結工會。1981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年度風云人物。1989年,以團結工會為首的聯(lián)合政府上臺。1990年當選波蘭總統(tǒng)。
三、達賴(1989年)
1989年春夏之交的北京政治風波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立即對我國實行“制裁”,一些受美國影響的國際組織也采取相應行動。6月26日,世界銀行推遲考慮對華貸款。7月15日,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發(fā)表政治宣言,“譴責”中國。1989年10月7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迎合國際反華逆流,授予達賴諾貝爾和平獎。這種公然干涉中國內政的卑劣行徑,使達賴集團得到極大支持。此后,達賴在四處竄訪、丑化和分裂中國方面更加起勁。
達賴,全名達賴喇嘛·丹增嘉措(1935年—)。1940年2月,經國民黨政府批準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原西藏地方宗教和政治領袖之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西藏自治區(qū)籌委會主任委員等職。1959年3月,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fā)動武裝叛亂,殘害西藏人民。叛亂失敗后,達賴逃往印度。上世紀60年代初,達賴集團在印度成立所謂“西藏流亡政府”,頒布所謂“憲法”,規(guī)定“由達賴任國家首腦”。1960年9月,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支持和資助下,達賴集團在尼泊爾木斯唐重新組建“四水六崗衛(wèi)教軍”,對我國邊境進行了長達十余年的武裝襲擾。達賴還編造大量謊言污蔑中國政府、挑撥民族關系,煽動西藏群眾反對中央。1987年9月至1989年3月,在達賴集團煽動蠱惑下,拉薩發(fā)生多起騷亂事件,給西藏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特別是2008年3月,達賴集團又煽動制造了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打死、燒死無辜群眾18人,燒毀商鋪1300多個。不久,又出面煽動破壞奧運火炬在國外的傳遞。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