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逾百年歷史的臺北南門市場煥新迎客
中新社臺北11月16日電 題:逾百年歷史的臺北南門市場煥新迎客
中新社記者 陳小愿
上海火腿、廣東臘肉、福州魚丸、湖州粽子……逾百年歷史的臺北南門市場經(jīng)過四年改建,于11月16日正式重新開業(yè),吸引民眾前來采購大江南北的菜品及雜貨。
南門市場是許多臺北市民的生活記憶,幾經(jīng)改建后于1981年遷入臺北羅斯福路一段的現(xiàn)址。2019年10月,因市場大樓未符合耐震設(shè)計規(guī)定,且為配合捷運(地鐵)萬大線工程,該市場再次熄燈改建,200多家商戶遷至中繼市場。
臺北市政府此次投入35億元新臺幣預(yù)算,歷經(jīng)四年興建了全新的南門市場大樓,包括地上12層、地下5層。其中2樓至地下2樓為市場區(qū),3樓以上為臺北市政府辦公區(qū)。今年10月市場試營運期間,每日人流量達5000人以上。
正式開張首日,各攤商早早地布置好店面。記者在市場一樓看到,立家湖州粽店的粽子等美食香氣四溢,購買民眾排起長隊;合興糕團店的巨大壽桃上有“!薄暗摗薄吧湛鞓贰钡茸,吸引顧客拍照;大連食品店整齊擺著各類堅果,并掛著湖南臘腸、廣東臘肉等熟食。
年近九旬的鐘奶奶來自浙江,在南門市場經(jīng)營南園食品逾50年,主要賣粽子、醬料等。她告訴中新社記者,市場改建后更整潔,布局更合理。試營運期間,人潮多時也不擁擠,相信老顧客會慢慢回流。
福泰和福州商店老板陳由申忙著向顧客介紹香菇、干貝等南北干貨。他對記者表示,爺爺來自福州,早年賣福州魚丸、燕皮、面線等家鄉(xiāng)食品;自己接班以來,增加了堅果等更多種類商品,期待生意蒸蒸日上。
臺北市市長蔣萬安小時候曾跟母親到南門市場買過菜,他16日在開幕式上表示,南門市場充滿人情味,是民眾的共同記憶。這次攤商“回家”并不是終點,而是嶄新的開始。臺北市政府將結(jié)合交通、觀光、文化等部門力量,推動南門市場更加繁華。
為配合市場重新開業(yè),“南門買菜節(jié)”系列營銷活動當天啟動,推出“南門再相券”優(yōu)惠券、移動支付回饋金及好禮贈送等優(yōu)惠換購,部分攤商還打出折扣吸引民眾。
南門市場入口距離捷運站僅數(shù)十米,交通便利,當天有不少民眾搭捷運前來。家住附近的黃女士向記者表示,市場改建后煥然一新,來此采買感覺很舒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