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臺北縣和桃園縣,三縣市明天舉辦聯(lián)合海葬,而且首度出現(xiàn)家族集體海葬。圖為去年海葬畫面。圖片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中國臺灣網(wǎng)5月13日消息 “相信祖母、父母、兒子、姐姐及外甥女的靈魂已在天國,為不占用土地資源,決定送他們參加海葬,將來我和太太也要海葬辦后事。”75歲的臺灣人吳鴻涵,在明天參加臺北市、臺北縣和桃園縣聯(lián)合海葬送家里六位親人回歸大海前夕,說出他的看法。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臺灣海葬源自2005年時任臺北市長馬英九首先推動,臺北縣2006年加入合辦,桃園縣2008年加入;去年僅55人,今年“破百”達104人,且臺北市、臺北縣都首度出現(xiàn)“家族集體海葬”。
縣府指出,報名海葬絕大多數(shù)都是亡者、在世者皆具環(huán)保觀念,但也有報名者表示,亡者根本不會庇佑子孫,為省卻后事及掃墓麻煩,才報名海葬。三縣府明天將在臺北縣八里鄉(xiāng)龍形碼頭舉辦告別式,并安排亡者的家屬搭船到淡水外海,拋撒亡者骨灰與鮮花。
住在臺灣宜蘭羅東鎮(zhèn)的吳鴻涵,去年看到報紙報道海葬,與太太、兩個兒子開家庭會議,決定將已過世數(shù)十年的祖母、父母、一歲夭折的兒子、姐姐及姐姐的一歲夭折女兒,全部參加今年海葬。吳鴻涵和太太也告知兒子,日后為他們辦海葬就好;若想緬懷家人,“看看大海就好”。
臺北縣土城市民陳再益為往生數(shù)十年的曾祖父母、祖父母四人撿骨海葬。他說,祖先分葬不同處,為避免子孫掃墓麻煩,也為了環(huán)保,請法師向四位先人請示獲同意,才報名海葬。(中國臺灣網(wǎng) 張辰劍)
[責(zé)任編輯:張辰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