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茶千百樣,都不如媽媽的擂茶香!笨图也枞藦垵h秋在悠揚的歌聲中,給來自臺灣的客家客人捧上一碗碗香氣四溢的擂茶。
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發(fā)展到生煮羹飲。有《晉書》記“吳人采茶煮之,曰茗粥。”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習慣。張漢秋說,擂茶也是茗粥的一種形式,它是用綠茶、芝麻、花生、曝米、薄荷、金銀花葉等多種物質,經(jīng)過低溫研磨后,沖泡食用。
“客家人有吃茶的習慣,”臺灣客家電視臺徐智俊說,“在臺灣的客家還保留著吃擂茶和抹茶的習慣,我們在大陸的客家聚集地賀州找到了傳統(tǒng)的客家吃茶方式:擂茶、抹茶和米茶!泵撞瑁櫭剂x,用茶葉加入經(jīng)陽光暴曬的糙米沖泡而成!霸诳图胰说娘嬍沉晳T里,茶可以當飯吃,茶是和大米一樣必不可少的食物。”張漢秋說。
張漢秋走訪了近百戶客家人,閱讀了大量和茶有關的古書。他發(fā)現(xiàn),客家人吃茶還保留了手工炙茶、碾茶、羅茶、煮茶、點茶的古代遺風,茶葉有助于消化,能把體內(nèi)的毒素順暢排出體外。
“茶道和茶藝有本質區(qū)別,一個重在修行,一個重在技藝。茶道是一種精神,就像客家人吃茶的方式非常質樸,但卻沿襲著從漢代以來中國人對茶的態(tài)度:新茶活水,古樸自然,以茶修身。”張漢秋說。
從此,張漢秋把熱情轉到了研究客家茶文化上。一個偶然的機會,到大陸尋找“好山好水好人情”的徐智俊認識了他!拔覀兺耆且虿杞Y緣,”徐智俊笑著說,“兩岸客家人都有吃茶的習慣,從喝茶回歸吃茶,我們希望把這種健康的茶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人受益。”(記者 周丹丹 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