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洪秀柱代表國民黨參選彰顯多重意義
“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參加國民黨“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初選”,獲得46%的支持度,大幅超過黨內“防磚條款”規(guī)定的30%支持度,或將成為國民黨首位女性“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參選人”,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華廣網16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文章指出,不論她最終是否贏得選舉,但這已彰顯出多重的政治意義。
全文內容如下:
不出筆者預料與判斷,洪秀柱橫空出世,突破重重障礙,以較外界預期為高的民調結果贏得黨內參選權,盡管還沒有完成最后的程序,但可以確定她將代表國民黨參選下屆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不論她最終是否贏得選舉,但這已彰顯出多重的政治意義。
未來不論還有誰投入參選,不論是施明德還是宋楚瑜,甚至還是其他人,但已不能改變的事實是,代表國民黨的洪秀柱與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這倆位女將成為這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的主角。一場兩位女人的激烈選戰(zhàn)即將開展,這將是臺灣政治發(fā)展的一種新氣象,女性參政的一個新發(fā)展。2016年臺灣必將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歷史,產生政治發(fā)展史上第一位女性領導人。當然,最后不同的結果對臺灣政局與兩岸關系發(fā)展的影響有很大不同。
洪秀柱的橫空出世,令人驚喜。但在數月之前,從不會有人相信她會成為國民黨的最后參選人,甚至連她本人也可能不會想到這樣的結果。在誰代表國民黨參加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這一問題上,國民黨內外一直圍繞著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甚至江宜樺等所謂的“大咖”或“A咖”思考,“B咖”或“C咖”從不在考慮之列。就在“大咖”個個猶豫不決、處處算計之時,尤其是在被最看好、最受期待的朱立倫堅決不選的情況下,國民黨陷于深深的焦慮之中,藍色憂郁在基層與黨內蔓延。就在此時,被視為“B咖”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子勇敢地站出來,毅然決定參加黨內初選,并在一片不看好且受到重重阻撓的情況下,堅定信心,勇往直前,排除種種阻力,終于在只有她一人參加民調的情況下,獲得大勝,成為國民黨的參選人,這是時勢造英雄的典型案例。盡管她并不是國民黨最好或最優(yōu)的選擇(只有朱立倫),但仍是較佳或較理想的選擇,甚至是更合適的選擇。只有在這種特殊的時空與背景下,國民黨才需要這種非常規(guī)的選擇與選戰(zhàn)。
洪秀柱的參選出線,彰顯完善、科學的黨內初選制度頗為重要。在過去藍、綠內部初選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激烈的內戰(zhàn)與內斗,但有一個較為科學與合理的初選機制與制度及對制度的堅持是頗為關鍵一環(huán)。制度定輸贏,輸者認輸,可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人為的干擾。如果沒有一套完善的初選制度,洪秀柱可能就會被“政治做掉”,失去這一歷史機會,還可能讓某些人鉆空子,讓不受民眾期待的人參選。因此,相對完善的初選制度可保障每一個參與初選者的合法權益,依規(guī)進行黨內公平選舉,讓優(yōu)秀人才有出頭機會,而讓習慣于黨內傳統做法、等待“征招”者或投機者失去機會。
洪秀柱的參選與出線,將打破國民黨長期傳統的“大佬政治”與“論資排輩”的政治文化。國民黨是一個百年老黨,歷史包袱沉重,“大佬文化”盛行,強調論資排輩,重黨內倫理,嚴重壓制黨內優(yōu)秀人才,中青年沒有機會,影響黨的發(fā)展。洪秀柱卻敢于在“大佬文化”盛行與大佬們猶豫不決、政治算計之中挺身而出,最于終殺出一條血路,成功代表國民黨參選,對國民黨的改革與發(fā)展意義重大,未來將會激勵更多有能力、有實力的黨內中青年積極參政。洪勇于擔當,通過競爭機制激發(fā)黨內活力,讓國民黨有了新生的機會?梢哉f關鍵時刻,洪秀柱代表國民黨參選的意義不只是她自己人生的一大突破,而是給國民黨的發(fā)展帶來了新契機,新希望,激發(fā)泛藍選民的熱情?芍^平地一聲雷,警醒夢中國民黨。
洪秀柱將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臺灣的政治文化與選舉文化。洪秀柱問政風格不僅與傳統國民黨不一樣,而且在整個臺灣社會也是展現了一種新的風格、新的氣象、新的格局、新的未來,其意義甚至超過了柯文哲:直言、真誠、坦率、透明,光明磊落、毫不隱晦、勇于擔當,完全不同于長期以來臺灣傳統政治或政客的虛偽、虛假、隱晦。盡管洪秀柱的年齡較蔡英文大,但問政風格卻優(yōu)于蔡英文。蔡英文的政客習性日益嚴重,講話或談話官腔官調,不直接、不明快,老是拐彎抹角,含糊不清,老是讓外界猜,從而有了“空心蔡”之名。八年來這一名號不僅沒有什何改變,而且其論述尤其是兩岸政策論述更加“空心”與“空洞”,質疑聲不絕于耳。因此,這場選舉將是“實心柱”與“空心蔡”的對決,是一種新的選舉文化的對決。就這點而言,洪秀柱的優(yōu)勢將更明顯,會進一步襯托出蔡英文的“空洞”、虛無飄渺與不切實際。盡管影響選舉結果的因素眾多復雜,但不論結果如何,洪秀柱最終代表國民黨參選所彰顯的意義與價值值得重視,值得思考。(王建民,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