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前不久在長沙出席第14屆湘臺經貿文化合作會開幕式時,談及自己與籍貫湖南的淵源,滔滔不絕。由于劉兆玄的母親是衡陽人,所以當他談起家國,最憶是衡陽,“我希望通過寫作展示我作為空軍后代的家國情懷!
劉兆玄近年多次到大陸參訪時,都會在談吐中展現(xiàn)家國情懷,令人感動。而提到家國情懷,這更是一個幾千年來扎根在中國人內心深處,從來不曾舍棄的精神元素,至于它的精髓,則是責任與擔當。
今年去世的臺灣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就是這樣一個有著濃重家國情懷的人。年少時在北京生活的那段時光,成為李敖一生信念的基石,“我看過日本軍人騎著馬從我眼前經過,你們沒有這種亡國的感覺。”李敖一生所堅持的價值理想人所共知,即國家統(tǒng)一。
李敖是一個在兩岸激起過不小波瀾的言行狂傲的“斗士”,是一個給我們留下許多不羈名言的大作家,而《北京法源寺》等作品,更是留下了他希望家國重圓的情懷與夢想。
從古至今,鄉(xiāng)愁是人人都免不了的。寫下著名詩篇《鄉(xiāng)愁》的臺灣詩人余光中說:對我而言,鄉(xiāng)愁又是一種家國情懷。家是個人的放大,國又是家的放大。我的鄉(xiāng)愁是“大我”所面對的民族的鄉(xiāng)愁。我本人生于南京,中學時代在四川度過,母親和妻子是江蘇常州武進人,父親是泉州人。到底哪里是我的故鄉(xiāng)呢?只能說是整個中國。所以我常說,我的生命在兩岸之間。
“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覺離亂苦,近鄉(xiāng)更知故土甜!边@是感動中國組委會為2012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高秉涵授予的頒獎詞。這位可敬的老人,從臺灣當局開放居民到大陸探親以來,就接受老鄉(xiāng)們的臨終囑托,陸續(xù)將臺灣老兵的骨灰?guī)Щ丶亦l(xiāng)安葬,20多年來,他已經先后義務將100多位臺灣老兵的骨灰?guī)Щ亓舜箨懤霞摇?/p>
“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闭沁@滿腔的家國情懷,讓兩岸一家親的血脈連接永續(xù)不斷。兩岸中國人,同文同種,有著共同的親情鄉(xiāng)情的血緣,有著相同的家國情懷的認知,又怎能不攜手為中國夢的最終達成而共同努力呢?(中國臺灣網網友:肖曼)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