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了房,咋會接二連三接到各種裝修公司打來的電話?車子保險臨近,就被各種推銷電話輪番轟炸……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一系列騷擾電話、網(wǎng)絡詐騙等行為,不僅讓人不勝其煩,更嚴重威脅個人安全。(4月11日《重慶晚報》)
公民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將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個人信息被當作商品捆綁出售,為某些個體或群體人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為個人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法律明確了盜賣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屬于犯罪,可是在利益的驅使下,信息盜賣行為卻依然猖獗,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高速發(fā)達的今天,更是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個人信息是否重要的問題。個人信息屬于個人隱私,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有些時候僅依靠個人信息,就可以完成包括網(wǎng)絡注冊、經(jīng)濟往來等許多事情,也就是說,個人信息被盜取,其后果并非只是不間斷的騷擾電話和騷擾短信那么簡單,可能導致的后果簡直可以用無法想象來形容,因此保護個人信息,防止被泄露盜取,不僅僅是公安機關的責任,更是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y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共同的責任。
個人信息被泄露公開,不僅能夠為商品推銷、定位營銷提供迅速有效的途徑,更能為金融詐騙、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大開方便之門,正是因為具有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所以才會有人不惜以身試法,將眼光投放到個人信息的買賣上,一方面說明媒體在個人信息盜賣行為的法制宣傳上力度不夠,另一方面說明在盜賣個人信息查處上沒有真正做到一網(wǎng)打盡、連根拔除。
公安機關及時出擊,將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伙繩之于法,有效的保護個人信息被盜賣行為的延續(xù),我們必須要對他們的行動給予肯定。但在打擊個人信息被盜賣的過程中,能否尋根求源,在打擊售賣者的同時,對信息泄露初始者和流通渠道的操作者一并嚴懲呢?相信這才是我們每個人最想看到結果。(中國臺灣網(wǎng)網(wǎng)友:張。
(本文為網(wǎng)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wǎng)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