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9日,七夕節(jié),一對只用了4個小時就完成從相見、相知、相愛到?jīng)Q定登記結(jié)婚的戀人在渝北區(qū)登記結(jié)婚。9月6日凌晨,男主人公唐西在朋友圈突然發(fā)帖稱,愛情可以浪漫溫馨、轟轟烈烈、卿卿我我,而生活則是油鹽醬醋。感謝好友們的關心,但我們雙方都已盡力了,我們走過了一段美好的生活,現(xiàn)在已是該各走各的了……(9月7日《重慶商報》)
對于這對新婚夫婦而言,短暫而失敗的婚姻不失為一次教訓。有人說婚姻帶來的不僅僅是甜美的幸福,更有彼此間的相互包容。兩個人能最終步入婚姻的殿堂,或許是患難真情,或許是日久生情,亦或者一見鐘情,我們不否定任何走向婚姻的過程,但致使兩人走向離婚的根源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以及國民受教育面的擴大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絕大多數(shù)家庭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然而,就在我們生活水平日益富足的背后,卻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夫妻關系不和諧、家庭內(nèi)部不和睦的現(xiàn)象,甚至不少人選擇了“離婚”。
當下,婚姻自由的觀念深入人心,“離婚”從表面看是對不和諧夫妻關系的終結(jié),但在筆者看來卻是對“離婚”概念的亂用,不少人之所以選擇離婚,是因為不愿承擔起家庭與婚姻的責任。生活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夫妻在問題出現(xiàn)后的彼此埋怨或忍讓,而非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于許多婚姻觀念尚未成熟的夫妻而言,選擇“離婚”來解決問題比較容易,在他們看來,“離婚”也是體現(xiàn)個人自由、順應社會風氣的普遍行為。殊不知,看似自由而不負責任的選擇,不僅不利于改善彼此的關系,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反而更加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諸多現(xiàn)實案例表明,生長在父母不健全、不健康、不幸福的婚姻家庭中的孩子,更易發(fā)生犯罪和焦慮、抑郁、敵對、報復等心理障礙問題。
面對婚姻生活中的問題與苦難,蘇州81歲老人尤玉英用實際行動演繹了現(xiàn)實版的“你是我的眼”,在丈夫因青光眼而失明時,尤阿姨用貼身的陪伴與無微不至的照顧,書寫了彼此的愛情故事和幸福秘訣。由此可見,和諧的婚姻生活也許并沒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浪漫,也沒有《還珠格格》中兩對主角的轟轟烈烈。在筆者看來,美好而幸福的婚姻關系往往取決于彼此間的相濡以沫,來源于婚姻生活中的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相互關心、相互寬容,用實際行動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
筆者認為,面對婚姻中的問題與矛盾,“離婚”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最下之策,而彼此主動承擔婚姻責任,則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選擇。政府部門應加大婚姻法律和道德的宣傳,積極引導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正確認識和對待婚姻,確立婚姻神圣的觀念,增強當事人的婚姻家庭責任意識。同時,父母也應該從小培養(yǎng)子女的責任意識,面對問題和矛盾能主動承擔責任,尋求解決之策,這不僅利于維護良好的婚姻生活,更有利于家庭和睦與社會和諧。(中國臺灣網(wǎng)網(wǎng)友:程彥暄)
。ū疚臑榫W(wǎng)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wǎng)觀點)
[責任編輯: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