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售票大廳里,數(shù)名男子手持砍刀,朝著購票窗口前的人群跑去,人群驚慌逃散;民警反應迅速快步追上一名男子,開槍將其擊倒……昨日,一段名為“大連北站出現(xiàn)持刀砍人事件”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里熱傳,引來市民和網(wǎng)友高度關(guān)注。記者向大連市公安局核實,視頻拍攝場景的確在大連北站,但只是一場模擬演練。(8月13日半島晨報)
看過該視頻的市民反應也不相同,比如市民張先生說,如果真有暴徒砍人,購票者肯定是被嚇得先愣神兒,然后才能逃跑;而視頻里那些購票者選擇逃跑的時機都差不多,是不是提前已知情?另外,穿著警服的男子雖然開了槍,但倒地的“暴徒”身上卻沒有彈著點,也沒有血跡。所以,張先生認為,“暴徒砍人”不像是真的。像張先生這樣細心的市民畢竟是少數(shù),多數(shù)市民都是看過后先是恐慌然后在朋友圈“廣而告之”。 一場模擬演練經(jīng)過更多人的微信關(guān)注和轉(zhuǎn)發(fā),最后變成了“真實”的謠言,私人微信變成了傳謠的工具,也成了他人利用獲利的炮灰。
近幾年,即時通信工具異軍突起,光微信就有6億多用戶。刷微信、看公眾號、逛“朋友圈”,日益成為人們生活的新元素。微信給我們提供快捷信息的同時,也成為一些網(wǎng)絡推手慣用的工具。一些人利用微信“朋友圈”散布“警方在醫(yī)院門口擊斃暴恐分子”、“酒駕一律拘役六個月”、“暴恐分子扮成干活的人敲門施暴”等等謠言,無一不傳播著混淆視聽、制造恐慌的負能量。前段時間,“人販子進京”謠言滿天飛的時候,一些很少上網(wǎng)的老人,都心急火燎提醒子女“看住孩子”。一樁樁謠言破壞了公共秩序,影響了社會和諧,我們不得不思考:微信時代,我們?nèi)绾蚊鎸χ{言?
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zhì),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龐大的數(shù)據(jù)資料無時無刻在通過各種平臺傳播,這里面不乏虛假信息和各種謠言滋生其中。所謂“謠言止于真、止于智”,我們應當用智慧、理智的眼光來看待事情的真相,而不是盲目的相信,做謠言的“幫兇”。(中國臺灣網(wǎng)網(wǎng)友:艾雨笙)
。ū疚臑榫W(wǎng)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wǎng)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