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如何閱讀,折射的是國民的精神狀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讓人眼前一亮。
此次調(diào)查中可以看到,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中,手機閱讀的人群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個百分點,增幅達13.0%。娛樂內(nèi)容成為手機閱讀接觸者的消費重點,這也與手機閱讀群體以年輕人為主相關(guān)。這說明以手機閱讀為代表的快速淺閱讀發(fā)展極快;同時紙質(zhì)圖書的閱讀也有所增長,18—70周歲國民人均紙質(zhì)圖書閱讀量達到了4.39本,顯然,這也有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功勞。
雖然青少年閱讀有所下降,但陪伴孩子讀書的家庭以及圖書閱讀意識卻有所增加,超五成的18—70周歲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shù)量較少,接近七成國民希望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舉辦閱讀活動,這一比例比2011年增長了6.6個百分點。換言之,中國國民的閱讀呈現(xiàn)一種兩極分化的趨向。以手機閱讀為標志的淺閱讀,和以紙質(zhì)圖書閱讀為標志的深閱讀都有逐漸擴大的傾向。
閱讀有深淺之分,有消費型閱讀和學習型閱讀的差異,有實用型閱讀和涵養(yǎng)型閱讀的區(qū)分。紙質(zhì)閱讀通常是線性的,連續(xù)的,它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進行深入研讀、品味文字細節(jié)、交流觀念思想,同時也需要閱讀者付出相當?shù)乃伎忌系呐;而網(wǎng)絡(luò)化閱讀側(cè)重于令人愉悅的體驗,它具有快餐式、瀏覽式、隨意性、跳躍性、碎片化等特征。
長期以來,我們有批評淺閱讀、消費型閱讀和實用型閱讀的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高度拒斥淺閱讀,批評淺閱讀縱容了思想的懶惰,弱化了思維能力。實際上,任何對于國民閱讀整齊劃一的要求都沒有考慮到閱讀者本身的差異。隨著閱讀的普遍化,閱讀的差異性會越來越明顯,而閱讀取向的兩極分化的趨勢則難以逆轉(zhuǎn)。
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接受閱讀的一方,而是提供閱讀的一方。如何不把淺閱讀做成僅僅是迎合讀者需要的閱讀,如何不把實用型的閱讀轉(zhuǎn)變?yōu)槠垓_性的實利型閱讀?淺閱讀,是否一定要挑動和迎合讀者最低層的情緒情感?實用型的閱讀,是否一定要編造諸如成功學之類的點金術(shù)的學科?這些都是未來出版需要思考的問題。
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一書的序言中提到,阿爾卑斯山谷中一條風景極佳的大路上,有一條標語寫著:“慢慢走,欣賞!”對此,朱光潛先生感嘆,許多人對待生活、對待世界的態(tài)度,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疾馳而過,無暇回首流連風景,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閱讀其實只能是一種慢慢走的姿態(tài),不論是淺嘗輒止,抑或是深潛其間,好的東西都需要慢慢來找。(作者為北京文化時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