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湖南電視臺熱播、又登陸央視電視劇頻道的電視劇《青瓷》改編自作家浮石的同名暢銷小說。它以國內影視劇鮮有涉獵的拍賣界為故事背景,立足商道,探討人性,上演了一場場情與理、義與利的取舍而最終情義融化堅冰的動人故事。劇作對社會生活進行了多層面的描寫,揭露了以顏如水為代表的官員私欲膨脹、走向墮落的丑惡行徑,頌揚了以叢林、侯昌平為首的執(zhí)法者執(zhí)政為民、清正廉潔的擔當精神,稱贊了以張仲平為代表的信仰尚存的不法商人迷途知返的自省勇氣,肯定了陷入情感糾葛的兩位女人在理解、尊重的基礎上理智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全劇以華彩的樂章,在復雜人際關系和世俗情態(tài)的描寫中奏響了時代的主旋律,捍衛(wèi)了人類精神家園的圣潔與美好。
創(chuàng)作者在人物刻畫上摒棄了“二元對立,非此即彼”的創(chuàng)作理念,既描寫了張仲平作為商人奸詐、圓滑、世故的一面,又描寫了他作為老板、朋友、長輩重情、重義、盡責的一面。最終他在內心至真、至善、至美的力量引領下,摔碎了花巨款買來用于行賄的青瓷瓶,勇敢地向生活中的假、惡、丑宣戰(zhàn)。顏如水對金錢厚顏無恥的貪婪,叢林對崇高信仰的忠貞堅守、侯昌平用生命對理想的踐行使他徹底明白:人的欲望無止境,真、善、美才是人生最有價值的追求。
相比《蝸居》中突破道德底線、最終踏上不歸路的宋思明,張仲平主動放棄了與曾真的“精神戀愛”,還給妻子、女兒一個幸福完整的家,也讓自己的靈魂與肉體同時獲得自由與新生。相比《蝸居》中為滿足物質欲望導致終生不育、遠走他鄉(xiāng)的海藻,曾真主動選擇退出并請求唐雯原諒,從此走向陽光新生活。劇作在表現(xiàn)人性復雜之外,引導觀眾對現(xiàn)代人際關系進行最樸素的思考,給予傳統(tǒng)倫理道德最起碼的尊重!肚啻伞吠ㄟ^張仲平由不法奸商到正人君子的轉變,通過張、曾二人對婚外戀的理性抉擇,站在文化自覺的高度,積極引領觀眾感悟人生、凈化心靈、升華思想,足見創(chuàng)作者在紛繁世界中的良苦用心。
就敘事風格而言,商戰(zhàn)題材電視劇一般都選擇跌宕的情節(jié)和緊湊的節(jié)奏,《青瓷》則運用舒緩的節(jié)奏和清新的白描手法,把故事講述得張馳有度,細膩地展現(xiàn)人物在現(xiàn)實和欲望之間的復雜心態(tài)。劇作以客觀、全面的視角展示了官商相互勾結、依賴又彼此陷害的暗箱交易,不僅把權謀與智慧的博弈演繹到變幻莫測,更是由此展開了一張巨大的中國式關系網(wǎng)。對這張錯綜復雜的人情關系網(wǎng),創(chuàng)作者既沒有刻意抹黑,也沒有故意美化。過去的諸多同類作品往往過于糾結于中國式人情的灰暗面,一味批判現(xiàn)實的殘酷、人心的險惡,卻忽略了其中很多溫暖的元素!肚啻伞芬詼厍榈哪抗庾⒁曋幵趯擂巍o奈的人際關系中的劇中人,引導著向真、向善、向美的心靈一步步由黑暗走向光明,親切感人。
唐雯與張仲平之間的促膝長談,唐雯與曾真的推心置腹,為當下陷入情感糾結的男男女女提供了新的解決感情問題的方式!肚啻伞穲猿謱κ鼙婅b賞修養(yǎng)、審美情趣,以及對文化環(huán)境、鑒賞氛圍的正面引導,以可貴的道德自覺,讓觀眾看到一部“商戰(zhàn)言情片”所蘊涵的向上精神力量。
劇作不僅聚焦于陰謀重重的官場、險象環(huán)生的商場、意亂神迷的情場,而且滿懷崇敬地歌頌了清廉者執(zhí)政為民的高尚品德,并以舐犢深情關注了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作為法官的叢林時刻想的是如何解決勝利大廈建筑商拖欠農(nóng)民工工資的問題,如何安排香水河兩百多名職工就業(yè)的問題;侯昌平一生廉潔,在退休的前兩天為救闖紅燈的孩子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政府公信力日漸低落的今天,創(chuàng)作者關注民生、民意,代表民眾呼喚用行動維護個人信仰和國家尊嚴的人民公仆。
叢林與妻子因文化修養(yǎng)和價值觀念的差距經(jīng)常大吵大鬧,使女兒誤以為父母要離婚,對生活充滿恐懼與敵視。叢林意識到父母的不良關系對孩子成長的負面影響,主動與妻子化干戈為玉帛,共同承擔起教育女兒的職責,重獲女兒的信任。當張仲平認識到徐藝的唯利是圖也是自己言傳身教的惡果,他不惜一切代價,割破多年處心積慮營建的關系網(wǎng),毅然帶領徐藝去檢察院自首。劇作為每個迷途的人點亮一盞溫暖的燈,讓他們滿懷感恩之心找到回家的路,再次體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者以民族文化之精華、為觀眾充當精神領航員的藝術擔當。
《青瓷》真正引發(fā)觀眾共鳴的是劇作對人性的深度剖析,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正如劇中臺詞所言:“一尊青瓷可以價值連城,也可以一文不值,其道理在于人心中的欲望,所謂一念善一天堂,一念惡一地獄,可善、可惡、可愛、可恨,在于自己對欲望的追求和道德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