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衛(wèi)視《平民英雄》欄目選擇湖北武漢一輛雙層巴士作為“道德實驗室”。通過監(jiān)控攝像頭,分別讓三組演員扮演乘客、小偷與失主,觀察其他乘客在目睹小偷行竊時會作出何種反應。結果顯示,61名乘客中,有35名乘客通過不同方式提醒“被盜”乘客,更有9名乘客挺身而出直接指出“小偷”。(5月10日《楚天都市報》)
有人說,“人生如戲”,所以生活中從來都不缺演員,不管是專職的還是兼職的;也有人說,“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藝術生活從來都不差素材,不管是文學創(chuàng)作還是戲劇表演。在藝術和生活的模糊邊界里,總是有一些人善于利用制度的縫隙和監(jiān)管的漏洞,將“擦邊球”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在泛商業(yè)時代,一切具有賣點的文化符號,都成了一些人社會交換的工具。不論是情感軟肋,還是道德饑渴,都成為“眼球經(jīng)濟”的作料。有電視節(jié)目找臨時演員撒狗血演出,肆意渲染家庭矛盾,刻意放大扭曲的倫理親情觀;卻打著“真實”的幌子,透支著老百姓的道德觀感。這一次,只不過是將“假兒子”換作“假小偷”罷了。
在“道德實驗室”里,“假小偷”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器材。策劃們別出心裁,演員們完美演繹,只是為了引導乘客們進入“虛構的真實”情境之中,以觀察他們在面對盜竊行為時的本能反應。乘客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偷窺鏡下的鮮活影像,被迫“表演”。
所幸的是,這61名乘客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用該欄目制片人的話說,“假小偷見證了武漢市民的真善勇”。節(jié)目組贏得了收視率,武漢市贏得了美譽度?此苹ダp贏、皆大歡喜的結局,卻隱伏著激烈的觀點博弈。那么,究竟應該如何評價所謂的道德實驗呢?
不同于學術研究和科學實驗,“假小偷”并沒有經(jīng)過嚴格的抽樣,并不具備統(tǒng)計學上的概率意義;換言之,一輛公交車和數(shù)十名乘客,并不能客觀反映武漢市民整體的道德水準。以侵犯乘客隱私權為基礎的道德實驗,在獲取相對真實的觀察數(shù)據(jù)的同時,無形之中傷害被試者。道德實驗具有鮮明的價值導向,是一種雙重缺失,既不尊重被試者權利,也不注重節(jié)目的社會影響。
歸根結底,“假小偷”是道德饑渴下的娛樂產(chǎn)物。明碼標價的情感節(jié)目,虛構真實的觀察欄目,都會進一步加劇社會底線的失守,進一步惡化道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暗赖聦嶒灐贝笮衅涞,“假兒子”、“假小偷”層出不窮,必然會導致“狼來了”的悲劇再次上演。這,不僅是文化之痛,也是社會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