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今日發(fā)表文章,目光聚焦在大陸讀書的臺灣學生,觀察他們的心路歷程與改變,分析青年交流對兩岸關(guān)系的深遠影響。
赴陸臺生規(guī)模不小
因為兩岸交流的擴大,臺灣學生赴大陸攻讀學位、交換或者短期參訪的人數(shù)不斷增加,僅正式登記的臺籍學位生即已達到7千余人,其規(guī)?芍^遠遠大于在臺陸生。
有沒有去過大陸以及是否在大陸有長期生活經(jīng)驗,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臺生對大陸的看法。上海財經(jīng)大學的耿曙教授曾針對到大陸交流的臺灣學生做過研究,注意到兩岸青年交流能起到化解部分刻板印象的作用,同時,也能讓臺灣學生加深對大陸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印象,甚至還有人因此會考慮到大陸工作。
在大陸長期學習的臺生比起一般的臺灣本地學生,他們與大陸學生有更深入的溝通、與大陸民間社會有更密切的實際接觸,因此也更了解大陸的實際情況,其對大陸友好的傾向也更為明顯。
強烈感受大陸進步
或許很多人會說,這些學生之所以選擇來大陸讀書,本身即已經(jīng)證明其更傾向統(tǒng)派,而他們的言論和看法只不過是重復他們既有的觀點而已。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畢竟討厭大陸的人不愿或者很難適應(yīng)在大陸的日常生活。
但是反例也有很多,有出身本土偏綠家庭的學生,在選擇去大陸讀書之后,對大陸的看法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反過來他們還要不斷與家人、朋友爭辯大陸議題,希望向后者展示大陸的發(fā)展成就,以期讓他們能夠更加理性的看待大陸。
在與這些臺灣學生的接觸中,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他們對大陸長期發(fā)展的樂觀態(tài)度,他們強烈地感受到大陸進步的一面,或者愿意參與大陸的發(fā)展過程、為大陸的改變貢獻力量。
不僅存在被臺灣改變的大陸學生,更存在被大陸改變的臺灣學生,而只有比較這兩個群體的思想變化,才會更好地理解青年交流對兩岸關(guān)系的深遠影響。兩岸交流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如此才能描繪出更加完整的兩岸交流圖景。(王欽:臺灣大學博士生)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