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在臺灣早已臭名遠揚,可謂家喻戶曉,下臺已是“指日可待”,他應否享受“卸職禮遇”的爭議亦漸浮現。臺灣《聯合報》今日刊登黑白集文章說,與其受到人民的唾棄,倒不如主動提出放棄金錢項目的禮遇。一則平撫民憤,再則可為他此后的貪案官司布置一個較寬松的民意環(huán)境。
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卸職禮遇”標準,經二○○六年“修法”降低,但卸職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第一年所領禮遇金及事務費兩項金錢給付,即達一千萬元之數,其他隨扈配備的“公款”支付另計。
以陳水扁的八年“掌權績效”,及他卸職后在貪案官司中勢必演出的政治斗爭,而仍享有如此“禮遇”,非但不少民眾心中難平,恐怕對陳水扁自身也是一種莫名的壓力。
文章指出,相當多民眾認為陳水扁沒有資格再享受民眾的“供養(yǎng)”,甚至有人主張及時彈劾陳水扁,使其失去接受“禮遇”的資格。文章認為,不如由陳水扁主動提出放棄金錢項目的禮遇,但在臺灣民眾心中貪腐形象根深蒂固的陳水扁是否會有此領悟,那就難說了。
陳水扁若作此宣布,一來顯示回應民意,二來表示心中確有反省及歉疚。何況,現在宣布尚是操之在我,萬一官司定讞而發(fā)生是否追回所領禮遇金的問題,那就更加不堪了。因此,即使就危機處理的角度言,陳水扁此時主動宣布不領禮遇金(每月二十五萬元)及事務費(每年八百萬元),亦是明智之舉。
文章最后說,若待在社會壓力下陷于被動情勢而被迫去放棄某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那就噬臍莫及了。但愿他能有所領悟,回頭是岸。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