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參加完在荷蘭舉行的核安全峰會回到東京,日媒稱贊他“不再保有武器級核材料”的表態(tài)令世界放心,同時認為他向歐洲“交代”歷史認識的態(tài)度“有誠意”。不過,對于日韓首腦在荷蘭會晤時的尷尬和冷場,日本輿論坦承鄰國心里的歷史創(chuàng)傷并未因此得到彌合。有韓國媒體稱,安倍靠著這場“遇強則弱”的極致政治表演,暫時逃脫國際輿論的指責。西方則繼續(xù)對“這個扭曲歷史的男人”的忠誠度打問號,在一些人看來,日本現(xiàn)政權(quán)在歐美的負面形象“已經(jīng)定型”。隨著中韓領(lǐng)導人相繼訪問德國,世界輿論都在關(guān)注,這個反省戰(zhàn)爭罪責的榜樣能否用來“徹底敲打日本的健忘癥”。
對于安倍此行的表現(xiàn),日本《讀賣新聞》稱,安倍在峰會上表示,將與七國集團的成員國緊密合作解決烏克蘭問題。這彰顯日本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度毡窘(jīng)濟新聞》27日社論稱,主要國家就防止核恐怖活動達成一致,是此次峰會的主要成果。日本已經(jīng)擁有44噸钚,但國內(nèi)的核電站全部停止了運轉(zhuǎn),繼續(xù)保有這么多核材料當然讓人存疑,安倍明確表示“不保有無用處的钚”,讓世界放心,也樹立起了日本負責任的形象。
向世界解釋日本歷史觀也是安倍歐洲之行的重頭戲。日本時事通訊社稱,安倍在歐洲期間積極宣傳日本“正視歷史”的姿態(tài)。核峰會前,安倍訪問了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弗蘭克之家”博物館,并主動對該館館長表示,將“謙虛地面對歷史”;23日在與荷蘭首相會談時,安倍也主動談起自己的政治信條——“很重視真摯面對過去”。文章稱,安倍這是在努力平復歐洲對日本右傾化的印象,并且針對中國在世界開展的“反日公關(guān)”發(fā)起反攻。
德國洪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27日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安倍此次歐洲之行中主動“交代歷史認識”,是因為他參拜靖國神社給歐洲留下陰影。加上中國一直在歐洲就歷史問題批評日本,安倍其實是“被動應戰(zhàn)”,談不上加分。當天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的日本九州大學一名教授稱,參拜靖國神社后,安倍又將中日兩國比作一戰(zhàn)前的英德,這讓世界加強了對其“軍國主義化”的警惕與批評。由于中韓首腦也出席峰會,因此峰會主題雖然是核不擴散,歷史問題繞不開。法新社報道稱,日本與鄰國的關(guān)系處于低谷,2月份東京圖書館大量《安妮日記》被人毀壞,安倍在此刻走訪弗蘭克博物館,意在修補因其右翼色彩引發(fā)的公共關(guān)系緊張,尤其是日韓外交關(guān)系。
在美國的撮合下,安倍和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25日晚進行上任以來首次直接接觸。NHK等日本電視臺27日反復播出安倍用韓語向樸槿惠問候的場面,不過,日本時事通訊社稱,安倍滿面笑容,樸槿惠卻板著臉,顯示了對日本的不信任。日本媒體還把責任推到中國頭上!冻招侣劇芬浴爸袊鴶噥y日美韓對話”為題稱,美日韓首腦會前,中韓領(lǐng)導人會面時談及在哈爾濱火車站建安重根紀念館的意義,鼓勵她也就日本軍國主義歷史發(fā)表觀點!蹲x賣新聞》社論稱,中韓“反日共斗路線”愈發(fā)明顯,樸槿惠正和中國統(tǒng)一步調(diào)。
《日本經(jīng)濟新聞》稱,中日領(lǐng)導人以歐洲為舞臺展開“歷史問題的拉鋸戰(zhàn)”,中國試圖在歷史問題上拉攏韓國共同對抗日本,日本則試圖通過明確繼承過去對歷史問題的認識,盡可能阻止中國拉攏韓國。正在德國訪問的樸槿惠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采訪時表示,東北亞局勢緊張是因為日本高層政客對歷史問題的民粹主義發(fā)言,“韓國曾向日本提議,借鑒德國戰(zhàn)后與波蘭、法國共同編纂歷史書或教訓書籍的先例,但日方至今未答復!
“我懷疑,安倍是否真的知道這將會給日本利益帶來多大傷害。”59歲的日裔美國專欄作家冷泉明彥27日接受《朝日新聞》采訪時表示,安倍欠考慮的言語和行動正在打亂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脆弱平衡,也在損害日本利益。如果閱讀美歐媒體對安倍達沃斯論壇發(fā)言的報道,會發(fā)現(xiàn)他的形象在西方嚴重大打折扣。冷泉還舉例說,在接受CNN專訪時,安倍稱“中國在過去20年中一直采取擴張主義政策”,這一表態(tài)很自然會讓人懷疑,安倍是否有意與中國改善關(guān)系,正如這些媒體報道所表明的那樣,“安倍的實質(zhì)性形象正在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