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玩火行為,已激起國人的強烈不滿。這種挑釁,讓本就磕磕絆絆、乍暖還寒的中日關系再一次滑入冰點,再一次處在危機邊緣,日本政府要為這種退步負全責。這一次,很多同胞都節(jié)制著自己的憤怒,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日本政府的抗議,表達“領土寸土不讓”的愛國熱情。面對異邦的冒犯和挑釁,網上網下,國人空前團結,愛國主義熱情高漲。
不過,也有一些不太友好的口水爭議。比如,藝人文章在一個頒獎會上高呼“釣魚島是中國的”,在贏得場內觀眾掌聲的同時,也獲得場外的一片贊譽。然而,網上也有不同聲音。
這種口水和爭論,是中國互聯網上習慣性的沖突,一事當前,不問說了什么,不問捍衛(wèi)的是什么,只要自己反對的人在支持,就要反對;只要自己反對的人在反對,就要支持。只有圈子,沒有是非,只有意識形態(tài)偏見,沒有國家利益意識。
有人說,中國社會尤其是在互聯網上,處處充滿爭議。大到世界風云,小到吃喝拉撒,任何一條新聞都可以引起中國網民的對罵,都會有左中右的站隊表態(tài),吵得不可開交,即使你閑得無聊時隨意感慨一句“北京的大白菜比上海的好吃”,也會引發(fā)一場喋喋不休的地域口水戰(zhàn)。
作為一個有著自由追求但內心深愛著這個國家的人,我一直認為,爭議是一個社會的常態(tài),但在國家利益問題上,應該有基本共識。我們可以為哪里的大白菜更好吃爭得面紅耳赤,但在國家利益面前應該擱置口水爭議。你可以不將內心的愛國熱情表白出來,但請尊重那些熱情溢于言表的愛國者;你可以對這個國家的種種社會問題保持異議,保持激烈批判的姿態(tài),但當國家利益受到侵犯時,應該跟國家站在一起,堅定地與國家同在;你可以不喜歡郭敬明,不愛看文章的表演,但當在國家利益問題上都還原為“中國人”的身份時,起碼應該尊重那種愛國熱情。
我不太喜歡標簽化和立場化,不喜歡對人以左派右派劃分立場,但現實中確實有各種觀點的分殊和立場的沖突,中國的政治光譜上游離著利益分殊、立場迥異的派別。立場的不同,只是解決問題路徑選擇的不同,或者責任歸咎的不同,當然也有意識形態(tài)的歧見。但左中右應該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就是為了這個國家好,為了國民的福祉,不能脫離民族國家的法律框架和利益底線。也就是說,國家利益應該是一個基本共識。當國家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應該拋棄紛爭,而站在一起去捍衛(wèi)國家利益。
我不太愿意用“愛國”這個字眼來表達我們共同的追求,因為這個詞太容易引發(fā)爭議和攪動情緒,而選擇了“國家利益”這個嚴肅的詞!皣依妗睉撌且粋國家中不同立場、不同階層、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人共同追求的一種價值,是最大公約數。當然,對于國家利益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忽略國家所有的問題,毫無保留地愛這個國家,不批評國家,才是國家利益;也有人認為,愛國者的責任就是保護國家不受政府侵犯——這些問題可以討論,但國家利益不是任人揉捏隨意闡釋的面團,當國家利益受到實實在在的具體侵犯時,應該暫時放下各種紛爭而一起去捍衛(wèi)。
領土問題就屬于這種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國家利益,日本政府那一系列玩火的行為,就是在侵犯我們的領土。領土問題,必須寸土必爭,必須寸步不讓。所以,藝人宣示“釣魚島是中國的”,以個人的影響力凝聚社會價值,宣示的是國家利益,應該得到尊重。
不僅是釣魚島問題,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上,都應該遠離那些習慣性的口水爭議,有這種“站在一起”的國家意識和國族情懷。
其實,隨著社會的進步,國人對國家利益的理解已經越來越多元和開放。過去,國家利益在個人利益面前有一種壓倒性的優(yōu)勢: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當發(fā)生利益沖突時要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要捍衛(wèi)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崇高的,個人利益是渺小的,這些理念和大詞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如今這個個人權利充分張揚的時代,“集體利益至高無上”已經被大大弱化,“國家利益”也已弱化。追求個人的利益,不要求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什么,但一個底線是,起碼不能傷害國家利益。當國家利益受到侵犯時,應有群起捍衛(wèi)的共識。我們不提倡國家利益壓倒一切,但更反對走向另一種極端,即國家利益虛無論。
世界主義的想象充滿浪漫主義的氣質,卻是虛幻的,“歷史的終結”更是自欺欺人的,地球村也只是虛擬的技術想象,在這個以民族國家為基本單位的國際叢林中,需要有國家利益的現實關懷。這一點,“公知”也罷,“五毛”也罷,國家利益面前,應該存小異而求大同。釣魚島問題上,我們需要發(fā)出同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