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一篇《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曾經(jīng)名動一時。很多年過去了,我們現(xiàn)在的感覺似乎剛好相反——中國人不是不會生氣,而是似乎太愛生氣了。
病人刺醫(yī)生,“房鬧”打砸售樓處,乘客集體上跑道攔飛機,這些匪夷所思的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屢屢發(fā)生,似乎不能僅僅用一句“維權(quán)失當”來解釋,因為它們突破了做人的底線。
除上這些平頭百姓,名人也愛生氣。韓寒與方舟子間的論戰(zhàn),曠日持久、了猶未了,引得無數(shù)粉絲怒氣沖天、板磚紛飛。說好聽一點,這叫“論戰(zhàn)”,說難聽一點,就叫“對罵”、“打群架”。兩位名人把智慧用在罵戰(zhàn)上,實在浪費。而在一旁起哄的“醬油黨”們,一直沒搞清真相,卻無端消耗了大把的珍貴時光,更是悲哀。
教授也愛生氣。日前,武漢大學法學院一名副教授竟對該院的一名教授大出打手,據(jù)說是因為“沒能評上教授職稱”,而被打的教授正是評審委員會成員之一。副教授拳打教授,這不僅是斯文掃地,簡直是突破了做人的底線。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打人者居然還是法學院的副教授,以研習法律為己任的高級知識分子最終要靠叢林法則來解決問題,這真不知道是誰的悲哀。
生氣是人受到委屈的正常生理反應,但如果沒有理性的牽引,沒有道德底線的呵護,那生氣的后果可能很嚴重,甚至造成更多不必要的傷害。
尊重并保障公民個體的合法權(quán)利,今天,沒人敢站出來說這不對。但如果捍衛(wèi)自己的權(quán)利要以犧牲基本的公德意識、損害他人的基本利益為代價,那這樣的“捍衛(wèi)”沒有任何正義色彩可言。秉持基本的公德意識,呵護人類的道德底線,本身也是一個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
接下來的問題自然是,國人為什么愛生氣?
氣由心生,國人的心緒太浮躁——不是某個人、某個群體一時一地的浮躁,而是集體無意識的浮躁。用香港文人梁文道的話說:“這是一個急躁而喧囂的時代,我們就像住在一個鬧騰騰的房子里,每一個人都放大了喉嚨喊叫……這是每個人都要說話但卻沒有人想聽的年代”。人們急于表達,渴望成功,甚至無法忍受成功的過程來得過慢,一切都要趁早,出名、賺錢、晉升、買房子……置身這樣喧囂而聒噪的環(huán)境,人們不想傾聽,或者說來不及傾聽,更別說把某些東西進行沉淀;如此,人們當然也受不了委屈,不愿意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無需舉別的例證,走在大街上,當你和汽車“狹路相逢”,有幾個司機會讓你先通過?而反過來,當你開車的時候,你可能也不愿意去讓行人。浮躁原來就是這樣可以相互傳染的。
浮躁本身是一種破壞性的力量。火氣大了,各種違背理性的極端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就更高。生活中許多情形,緘默比說話更加不易,就像球場上,兩名球員發(fā)生沖突,最終得到最大利益的一定是那位脾氣小的人。并不是要叫大家都去做逆來順受的“沉默的大多數(shù)”,但如果生氣于事無補,甚至生氣的后果還會危害別人,那這個氣損人不利己,還是不生為好。
再往深里追問,也許有人會說,種種社會的不公、問題及矛盾,才是今天國人火氣大的真正“導火索”。這的確是個問題,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清楚,凡事只停留于發(fā)牢騷、抱怨上,是再輕松不過的事,但它于事無補。坐下來,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付諸建設性的、善意的行動,才會真正有助于周圍環(huán)境的改進。哪怕這些建設性的、善意的行動微不足道,但無數(shù)的這樣的舉動匯聚在一起,就可能變成一種不可低估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