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教育部將對各省份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排名,并且會對各省份的學生體質健康情況予以公示。(12月2日《新京報》)
學生體質差,已是不爭的事實,提高學生體質,也成了社會共識。為改變這一現狀,政策層面的嘗試值得鼓勵。從體育科目或將進入高考評價體系的政策動向,再到學生體質排名的決定,都凸顯出對學生體質的重視。不過就科學性和操作性而言,進行排名公示以促進學生體質的提升,做法和效果都值得商榷。
如同有網友質疑的,體育科目進入高考評價體系雖然是一種制度創(chuàng)新,卻依然沒有逃離應試化的窠臼。學生體質排名,同樣是這一思維的延續(xù)。一方面,從已有的“排名亂象”來看,各種排名初衷或是好的,可執(zhí)行上很可能走偏,成為地方教育部門顯擺政績的一個平臺而已;另一方面,由于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以及民族差異的不同,使得學生在體質上并沒有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即便是同一區(qū)域,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剪刀差”,在學生體質上同樣存在。
如果將體質健康狀況排名,看成了教育領域的一個“GDP排名”,最后就難免成為一個政績博弈的平臺。有了排名,就意味著有先進與落后,也代有著對地方教育考核有了明確的評價指標,如同競技賽場一樣,若少了監(jiān)管的眼睛,就難免會出現“服用興奮劑”等作弊行為,抑或是“數據注水”。這對某些教育官員來說,不異于另一種應試——如何將考核數據粉飾得更光鮮。
實質上,造成學生體質下降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于教育重負之下,學生快樂生活、自由鍛煉的機會被剝奪;而在考試這個指揮棒下,重文化輕體育成了一個普遍的社會病,而“狼爸”、“虎媽”的教育模式,正是對其的沿襲。如果不把孩子從教育重負下解放出來,他們的體質增強,近似囈語。另一方面,在某些貧困地區(qū),連基礎性的硬件都很匱乏,這也成了學生增強體質的現實掣肘。
在許多學生自理能力堪憂,甚至曝出大學新生將臟襪子快遞回家新聞的現實背景下,如果不改變應試模式、人才選拔的標準,學生體質排名只會成為一塊“雞肋”,縱然數據上再漂亮,也難以映照現實。更為重要的是,教育改革總不能在“缺什么補什么”的怪圈中循環(huán)——書法不行了,就來個書法進校園;體質不行了,就來個長跑進校園,等運動式舉措熄火了,一切如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