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綠色基金會近日發(fā)起20年來首次大規(guī)模義捐活動,稱獲捐資金將用于城市景觀林帶建設。讓人意外的是,該消息一出,支持者寥寥,網友反對聲成片,該活動目前未收到捐款(8月2日深圳新聞網)。
這是一座愛心城市展現(xiàn)給中國慈善業(yè)的一場尷尬,向來熱衷慈善事業(yè)的深圳市民,緣何對此次義捐活動如此“冷漠”?拒捐的背后,反映出的不是民眾的慈善心不夠,而恰恰是人們對于慈善事業(yè)認知的覺醒,是對當前的捐贈體制特別是慈善業(yè)不滿的一種情緒表達。發(fā)覺市民拒捐的潛在訴求,探尋沉默中所隱含的社會原因,無疑值得高度關注,因為它是中國慈善事業(yè)發(fā)展道路上必須面對的一道“門檻”。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媒體上,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遭遇一些“被捐款”的無奈,愛心往往被一種強制力綁架。這種權力意志催生下的慈善,根本無以為繼,反而扭曲了人類萌發(fā)愛心的天性。雖然此次深圳義捐,組織者并非政府,也未采取強制力,但其遭遇的慘景無疑與民眾對慈善行政化的反感心態(tài)有關。
例如,深圳市綠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解釋,本想以市城管局和市綠化委員會的名義發(fā)起募捐,但考慮到兩者都屬于行政單位,故委托綠基會執(zhí)行,市城管局和市綠化委員會則作為指導單位。而即便是一些慈善組織,也大多受到權力意志的干擾。網絡資料顯示,深圳市綠基會雖屬公益性公募基金會,但由深圳市城市管理辦公室發(fā)起,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主管。從綠基會過去的運作來看,募捐所得的使用方向跟綠化行政部門高度一致。如此,作為捐款發(fā)起主體的基金會便難逃“二政府”的嫌疑。而這種在權力意識支配下的愛心表達,實際上讓“中國式愛心”走在一個敏感的十字路口。要想繼續(xù)健康地走下去,必須妥善解決這一困境,將慈善交還給民間,讓慈善組織真正變成民間的自發(fā)力量,如此才能保障我們的愛心真正愛由心生。
拒捐的背后,根本上還與中國慈善業(yè)當下的捐贈不透明、公信力不高緊密相關。長期以來,人們對自己捐贈出去的款物究竟有多少、花在了哪里、是否符合捐贈人意愿等毫不知情,缺乏法治化保障、捐款使用流向不透明、程序機制缺乏有力監(jiān)督的慈善事業(yè),顯然難以獲取公眾的認同、信賴與積極參與。市民近乎一致地捂住腰包,拒捐儼然成了一種默契,歸根結底還是募捐本身與公眾愛心隔著一條不信任的溝壑。尤其是經歷過各種基金會危機事件之后,人們很難放心把錢交給一個公信力不高的中間組織。這種信任危機既是一些慈善組織面臨的困境,同樣也是中國慈善業(yè)面臨的困境。
另外,此次拒捐也和捐助的方向不當存在關系。現(xiàn)代社會,慈善作為民間愛心的匯聚力量,原本存在于政府對民間社會救助所難以企及的地方,它不能用于救濟政府自身。此次捐款用于城市景觀林帶建設,而城市景觀建設本是政府分內之事,每年政府都會拿出巨額資金用于城市綠化,其中原本就存在網民所指責的“浪費”和“不透明”等問題。作為納稅人的市民,不僅不能對政府部門的綠化開銷進行有力的監(jiān)督,反而要在納稅之外再度為政府花銷“埋單”,這種缺乏基本正當性的義捐如何讓人不抗拒呢?而這種捐助對象的偏失,本身也折射出慈善事業(yè)的不成熟、不規(guī)范。
不難看出,慷慨的深圳市民拒捐,實在是一種公民訴求的“沉默式表達”,背后既是公民納稅人權利的覺醒,也是對中國慈善業(yè)公信力的懷疑,更是對政府部門開銷透明化的不滿。明白此理,才能找到中國慈善業(yè)取信于民、健康發(fā)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