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13時高考放榜,但有這么一些考生一直忐忑不安,因為他們使盡招數卻一直查不到自己的成績!直至昨日下午他們接到市招辦的電話,這才真相大白:“你是全省前十名的考生,這是為了保護你們,具體成績將推遲兩天公布。”原來,這是今年廣東首次為了淡化“狀元”、保護全省前十名高分考生的最新舉措。(6月27日 信息時報)
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高考狀元”炒作風下,廣東采取推遲發(fā)榜來淡化“狀元”,保護全省前十名高分考生的做法,不能不說善意可鑒。且不說他們對狠剎“高考狀元”炒作風敢于亮出行動,單單就學生權益保護所做的細心呵護來說,就很值得肯定。
不過,善意背后還需思考。推遲發(fā)榜淡化“狀元”,確實能夠為考生解脫掉不少困擾,但這樣做會不會令一些知名高校產生誤會:錯將第十一名考生當成“狀元”聯(lián)系錄取呢?那樣的話,必然讓真正的“狀元”吃了大虧。
另外還須看到,要讓素質教育得以普及和得到重視,絕非是一兩次推遲高考成績、名次、狀元公布所能承受之重。不能否認,推遲發(fā)榜確實對炒作“狀元”風能起到一定降溫作用,但卻改變不了長期以來的唯分數論、唯名次論的現(xiàn)狀。成績、名次、狀元,說白了都是高考錄取制度的直接產物——大學以高考成績作為唯一的錄取標準。教育部門如不從根源上力求改變這一現(xiàn)狀,而只停留在表面上做“外科手術”恐怕無法醫(yī)治教育的“內傷”。
一言以蔽之,如果高考制度不能改革,不能打破分數單一標準,建立多元評價體系,那么教育部門無論是要求不炒作成績,還是屏蔽考生成績,都無法根治炒作“狀元”的現(xiàn)狀。熱炒“高考狀元”其實是教育政績觀偏頗的現(xiàn)實反映。由于辦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缺失,社會對學校辦學成績的認定也很模糊。于是,便出現(xiàn)了這種極度功利化與扭曲化的教育政績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