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博物館:見證絲路文明的交融(華夏博物之旅)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3日 第 07 版)
吐魯番博物館始創(chuàng)于1956年,2009年9月,新館(圖⑧,資料圖片)建成并免費對公眾開放。新館占地面積30畝,陳列面積4278平方米,現(xiàn)有藏品20637件(套),其中,珍貴文物892件(套),一級文物149件。藏品分為35種,包括石、陶、木、銅、鐵、金、銀器、錢幣、毛麻絲織品、皮質品、木雕、泥俑、繪畫、考古人類學標本、動植物化石標本、糧食、干果及各類食品等,F(xiàn)設吐魯番通史展、吐魯番出土文書展、吐魯番巨犀化石展、吐魯番出土錢幣展等常設展覽。
距今2500年的箜篌
博物館展廳里有一件木制樂器,是古代箜篌(圖⑥,資料圖片),有2500年左右的歷史,2003年出土于洋海墓地。它由一整塊木料刻挖而成,包括音箱、頸、弦和弦桿幾部分,弦首有明顯的五道系弦的痕跡。
箜篌是一種古代的彈撥樂器,當時的人們在舉行重大禮儀,特別是原始宗教活動時使用,后來逐漸失傳。古代文學作品中不乏有關箜篌的描寫,一些壁畫和浮雕中也能窺見其大致模樣,但實物傳世甚少,今人難以知曉它的具體構造。洋海墓地出土的這件箜篌,是我國現(xiàn)存較早的箜篌,且保存較為完整,堪稱樂器史上非常重要的發(fā)現(xiàn)。它為研究古代豎琴構造和音律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全世界現(xiàn)存最早的假肢實物
展廳里有一個既像船槳又像棒球棍的木制品(圖⑦,李亞楠攝,人民視覺),是博物館的考古學者在勝金店的漢代墓葬中挖掘的,對于它的用途,專家學者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各種猜測都有。
雖然沒有定論,但大家還是將這件物品帶了回來。后來準備將墓葬回填時,考古專家呂恩國教授又跑到現(xiàn)場去仔細查看墓主人的尸骨,頓時豁然開朗:這是一個假肢,墓主人的腿骨膝蓋以下是向上彎折的,這個假肢綁在大腿上,就可以行走了。據(jù)悉,這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假肢實物。由此可知,早在漢代中國人就已懂得使用假肢。
全世界現(xiàn)存最早的地毯
哪里才是地毯的故鄉(xiāng)?各國專家眾說紛紜,出土文物是最有力的物證。過去,學術界大多認為,20世紀20年代在阿爾泰山北麓巴澤雷克(今俄羅斯境內)發(fā)掘出土的栽絨毯,是世界上最早的栽絨地毯。
突破點出現(xiàn)在2003年,鄯善縣洋海Ⅰ號墓地出土了一件距今約2800年的栽絨毯(圖④,李亞楠攝,人民視覺)。德國考古研究院經過研究斷定,這是全世界現(xiàn)存最早的地毯。它的使用時間比較久,上面的毛已經磨損了,但可以看出是用剪刀扣法制作而成,其特點就是越拽越緊。
臺藏塔遺址發(fā)現(xiàn)的唐代歷日
所有文物修復中,文書修復是最重要的,由于帶有文字的文物所給出的信息,往往會比其他文物更多,因此更有研究價值。
吐魯番氣候干燥、氣溫較高,保存了數(shù)量驚人的文書,這些魏晉以來的文書,包括公文、契約、書信、藥方、佛經、學生習作等幾十類,其內容大多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堪稱古代的百科全書。
2005年在臺藏塔發(fā)現(xiàn)的唐代歷日(圖⑤,李亞楠攝,人民視覺)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唯一唐代歷日實物。歷日,簡單說就是今天的黃歷。
這份唐代歷日的發(fā)現(xiàn)非常偶然。臺藏塔遺址以前一直被老鄉(xiāng)當做羊圈,歷日是一個男孩從泥坯縫隙中無意間掏出來的。當時掏出來的都是一些紙團,展開后清洗才發(fā)現(xiàn)是唐代的歷日,被撕成了一條一條的。
小貼士
吐魯番博物館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市高昌區(qū)木納爾路1268號。周二至周日正常開館,可免費參觀。散客觀眾憑有效證件現(xiàn)場每證領取1張門票,團隊參觀需要提前預約。
開館時間:
夏季(4月15日—10月15日)10:00—18:30
冬季(10月16日—次年4月14日)10:30—18:00
正常開館期間17:30停止入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