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xué)巨匠魯迅病逝后的一些紀念特刊,亮相此間“五四光影——近代文學(xué)期刊展”。所展出的200余種近代中國文學(xué)刊物,是由臺北“舊香居”書店從數(shù)十年收藏中精選而出的,將展至9月上旬。 中新社發(fā) 董會峰 攝
薈萃200余種老雜志的“五四光影——近代文學(xué)期刊展”,8月起在臺北“舊香居”展出2個多月。書店女主人吳雅慧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這次展覽時間跨度長,脈絡(luò)清楚,包含魯迅先生去世后的一些紀念特刊,刊登張愛玲名作《傾城之戀》、《沉香屑》的雜志等。年輕人單看刊物的名字、封面設(shè)計,就很有意思。 中新社發(fā) 董會峰 攝
中新社臺北八月二日電 題:書香不怕巷子深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劉舒凌
聽聞“五四光影——近代文學(xué)期刊展”舉行,中新社記者近日“按圖索驥”,找到了辦展之地“舊香居”。
這家主打舊書的書店,位于臺北市龍泉街的盡頭,幾乎要穿越逢夜便熙熙攘攘的臺師大夜市。然正所謂書香不怕巷子深。該書店的特色及其身材高挑的女主人,還是吸引了為數(shù)不少的文人墨客。
書店空間不大亦不算小,共兩層。地下一層的“五四光影——近代文學(xué)期刊展”,滲透女主人的心血,展示清末以來的二百余種文學(xué)期刊。而紀念魯迅先生病逝、刊載張愛玲成名作的部分老刊物赫然在列,令人感慨這里不是滬上,竟是臺北!
為記者端來一杯熱茶,舊香居女老板吳雅慧打開了話匣子。她說,這次期刊展,去年就想做。今年適逢五四運動九十周年,臺北舉辦了多個展覽,“我們在想,辦展一定要在五月嗎?為了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看,幾番思量,決定選在暑假!
“這次展覽名為‘五四光影’,其實時間跨度更長,從清明四大小說雜志,五四時期偏思想性的雜志,之后的鴛鴦蝴蝶派小說、翻譯作品,汪偽政權(quán)的部分出版物,直至一九四九年前夕的文學(xué)期刊,整個脈絡(luò)很清楚。同樣,在挑刊時,也是以文學(xué)為主。”
“從這些刊物看出,當(dāng)時的出版業(yè)是何其蓬勃,許多文人諸如魯迅、林語堂、周作人等,不但在辦刊物而且一人同時辦幾份!
“單從刊物的名字、封面設(shè)計,就非常吸引人。對于現(xiàn)在的年輕人而言,他們對那個年代很陌生,看一看這些老刊物,遙想當(dāng)年文化氛圍,就很有意思!
記者問這次展覽有無“鎮(zhèn)展之寶”,吳雅慧面露難色。她說,很難說哪本是孤本,哪本最珍貴!八钩龅亩俣喾N、上千本小說期刊,大多是本店首次與讀者見面。在我們看來,每一本都是寶貝。如果一定要挑出幾本來,我覺得,魯迅先生去世后、一些刊物推出的紀念特刊,第一次刊登張愛玲《傾城之戀》、《沉香屑》等名作的雜志,最值得一看!
“此外,《新小說》、《繡像小說》、《月月小說》、《小說林》等清末四大小說雜志,‘幽默大師’林語堂創(chuàng)辦的《論語》雜志、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郁達夫的《大眾文藝》等,也是現(xiàn)今難得一見的版本!
訪談間,舊香居店員向記者遞來一份所展報刊出版地分類索引,上面寫道:“此次期刊展共展二百一十五種報刊雜志,今與《上海圖書館館藏近現(xiàn)代中文期刊總目》(二00四年)逐一比對,上海圖書館未著錄者有十九種!
吳雅慧說,近現(xiàn)代中國文學(xué)期刊,據(jù)她所知,臺灣的大型圖書館、“中研院”等有部分收藏。但以一個私營書店而言,能整理出如此連貫的脈絡(luò),舊香居可謂小有成績。
記者注意到,除了隔著玻璃板陳列的各種期刊,墻上還掛著數(shù)幅書法作品。包括魯迅先生手書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北大代理校長、臺大校長傅斯年的書法“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
收藏從何時始?吳雅慧說,父親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即開始,從兩岸三地廣羅古舊書籍,算起來有幾十年了。
說父親,父親到。吳雅慧的父親和弟弟走下樓來。吳父笑著對記者說,兩代人一起努力,收藏勤不輟,也算是一種傳承吧。
[責(zé)任編輯:高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