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學子同臺演奏。(圖片來源:成都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wǎng)7月10日成都訊 當國學交織民樂、當臺北遇上成都、當臺灣學生牽手成都學生會迸發(fā)出什么樣的火花?會有什么不一樣的故事?2018年7月5日至10日,來自臺北市中正中學師生一行60人,帶著笙、笛、揚琴、柳琴、二胡、琵琶等樂器到訪成都,通過聽國學知識講座、瞻詩圣故居、詠經(jīng)典詩詞、看館藏文物、學演奏技藝、合辦音樂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中學生國學民樂交流,推展國學文化,演繹音樂藝術(shù)。
一、開場篇:品讀詩歌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品味國學以孕育人生操行
詩詞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感于物,發(fā)于心,動于情,吟之于口。成都是一座詩歌之城,自古詩人多入蜀,詩人不僅留下了大量吟詠成都的不朽詩作,其遺跡也成為今天成都的文旅勝地。同學們來到“詩圣”杜甫的“茅屋”,觀草堂遺跡,聽“秋高風怒號”,嘆“風雨不動安如山”,為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而激越軒昂!岸鸥啥仍诔啥季幼,有200多首描寫成都的詩詞,《春夜喜雨》、《絕句》、《贈花卿》等等,都是耳熟能詳?shù)脑娋!痹谥v解員的引導下,同學們你一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蔽乙皇住俺墙z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一首首經(jīng)典詩句,信手拈來,吟詩感懷,在如此應景的地方更體現(xiàn)出詩中的意境和表達的情懷。
一陣陣鏗鏘有力的吟誦聲從浣花溪公園的詩歌大道附近傳來,同學們正齊聲吟誦詩詞經(jīng)典篇章。在詩意昂然的浣花溪公園,順著詩歌大道一路走去,由清推至先秦直至楚辭詩經(jīng),好像走進中國詩歌久遠的歷史里,20多位歷代著名詩人的雕像栩栩如生,300多位著名詩人的生平介紹,展示著中國歷史上的詩歌典故,拉近同學們與中國古詩人的距離與親切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钡惹Ч帕鱾鞯拿牢募丫,或在腳下的大理石上或在墻上鐫刻著,無處不在彰顯著中國詩詞文化的厚重。一路踏詩而來,穿越歷史時空,享受中國詩歌文化,讓同學們感到詩歌其實離我們很近,詩情詩意原本就圍繞在我們身邊。
英雄輩出話三國,武侯祠里品國學。同學們來到武侯祠,穿越風云變幻、撲朔迷離的三國歷史,憶當年劉備、諸葛亮等一代臣君并肩闖下江山,想今日古人雖離去卻可警世后人!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感悟的是寧靜、節(jié)儉、時間、度量的道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崇尚的是敬業(yè)精神;“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見證的是胸懷志略……歲月流逝,經(jīng)典不變,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幅幅感人的畫卷,訴說著歷經(jīng)歲月沉淀、積累古人智慧的國學經(jīng)典,它們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蘊含的人生哲理,更是我們的人生箴言。“今天我的收獲頗多,了解了文化傳統(tǒng),豐富了知識,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蓖瑢W們紛紛表達自己的感受。
滾滾長江東逝水淘盡英雄,給后世留下多少建筑古柏、多少故事傳說,而你又知道多少呢?在武侯祠廣益堂,一場國學講座正在上演。武侯祠金牌講解員李志從三國時期的《廣陵散》講到國樂與國禮、國學,從《胡茄十八拍》講到音樂的力量與浩然之氣,從《誡子書》中的“忠”與“智”講到詩、書、禮、易、春秋和《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通過一個個故事和一句句問答,讓充滿歷史底蘊、國學意涵的人物與故事,走出書本,鮮活的來到同學們的眼前!白x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今天很榮幸的在武侯祠參觀、聽課,知道忠孝廉恥,圓滿了我夙寐以求的心愿!
二、精彩篇:同奏華美樂章,共敘同胞情深
音樂是社會思想與藝術(shù)高度發(fā)展的歷史積淀,也是民族的象征、友誼的橋梁、增進相互了解的共同語言!叭ツ昱_北市中學民樂團音樂交流到了上海,今年我們來到成都,與青白江學校師生同臺獻藝,以音樂為媒,架起一座交流的橋梁,開啟一次交流的征程!苯涣鲌F團長郭昭嚴表示。7月9日晚,在古箏合奏《雪山春曉》等暖場表演中,“海峽兩岸情——成都·臺北中學生民樂交流音樂會”正式開始。青白江城廂中學、大彎中學學生攜手臺北中正中學生,以及青白江區(qū)各學校校長、音樂老師代表等400余人齊聚大彎中學體育館,共同期待這場震撼人心的音樂盛宴,攜手見證兩地樂團交流合奏之聲。
演奏會在旋律悠揚,渲染歡騰節(jié)日氣氛的《吉祥中國》樂曲中拉開序幕。城廂中學學生演奏的《金蛇狂舞》,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突出整齊有力的音樂語言,再現(xiàn)民間喜慶時巨龍舞動、鑼鼓喧天的歡樂場面,洋溢出鮮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氣息。而臺北市中正中學學生則以一曲《臺灣追想曲》為序,以笛子悠揚的音色引出思鄉(xiāng)的情懷意境,以打擊樂特有的音響色彩和磅礴的聲響氣勢,訴說著臺灣的發(fā)展歷程,歌頌著美麗的家鄉(xiāng)。大彎中學學生演奏的《彩云追月》節(jié)奏流暢,優(yōu)美抒情,笛、簫、琵琶、二胡等弦管合鳴,悠然自得,張弛有度,讓聽眾沉浸于無限美好想象中。中正中學學生演奏的《風城序曲》,嗩吶、二胡等穿插于粗獷豪放的打擊樂中,描繪出人民祥和安逸的美好生活。《望春風》在大提琴、琵琶舒緩演奏中,宛如春風佛面,余音繞梁,訴說臺灣的風情與美麗,洋溢寶島文化韻味。
兩地學子共同演繹《送我一支玫瑰花》將音樂會推向高潮。在古風古韻的古箏引領(lǐng)下,竹笛、二胡等樂器演奏出或抑揚頓挫或歡快悅耳的聲音,描繪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在場觀眾帶來一場民樂的視聽盛宴。他們不是音樂家、不是專業(yè)演奏者,音色雖略顯稚嫩,演奏還欠火候,但無論是臺上的表演學生,還是臺下的觀眾,都被這音樂深深打動、飽含熱淚。整臺音樂會氣氛熱烈、高潮迭起,感染力強,給人以音樂的啟迪、美的陶冶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激發(fā),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正是以兩岸文化共通的民族音樂語言,喚起同根文化的情感共鳴,以深厚的民族情感和豐富的藝術(shù)感染力助推民眾的情感交融。
三、待續(xù)篇:珍藏成都的記憶,惦念臺灣的影子
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發(fā)現(xiàn)以來,迄今已有近90年的歷史了,但三星堆文化依然還沒有人能講出它的來龍去脈,更無法描繪出三星堆文化的全貌。同學們被這段歷史的神秘所感染,這個神秘國家的統(tǒng)治階級是些什么樣的人?他們來自何方?同學們很是驚訝古蜀文明的獨樹一幟,“它是長江上游的一個文明起源中心,這是我們過去完全不知道的。”紛紛表示遠古就出現(xiàn)各區(qū)域之間的地域文化交融和互動,今天的交流不又是一次交融與互動嗎?回到臺灣后,要將成都之行的收獲分享給同學和親人。
舞臺上合演節(jié)目,舞臺做好朋友。短短的幾天,同學們或單獨交流技藝或集中練習,通過艱辛的創(chuàng)作和排演,運用音樂表達形式,表現(xiàn)蓉臺青年學生之間結(jié)下的深厚友誼。正如許多老師說,“學生是未來的希望,期待他們將此次音樂會結(jié)成的友誼延續(xù)下去,成為兩岸友好交流的使者!薄拔覀兣c學校進行了音樂交流,也安排了孩子們演出互動,有利于民樂的傳播和發(fā)展!苯涣鳂穲F于指揮說道!叭鶎W校的音樂水準各有特長,聽他們彈奏就能聽出來,我們可以借力互補,保留各自優(yōu)點,增加交流學習的機會。”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以音樂會友,認識更多人!奥(lián)合辦音樂會只是兩地三所學校學生交流的一部分,交流中得到的情感才是最珍貴的,希望類似的交流活動能長久延續(xù)下去。”校長、老師、學生說出了內(nèi)心感受。在一起的時間是短暫的,大家從相識到相知,在活動中提升音樂技能、獲取歷史文化、收藏友誼情懷。內(nèi)心的收獲是滿滿的,大家在讀詩詞中留存記憶,在品國學中感悟情懷,在演奏音樂中珍藏念想,但愿在臺灣孩子成長的一生中有成都深刻的記憶,也祝愿在成都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臺灣美好的影子。(中國臺灣網(wǎng)、成都市臺辦聯(lián)合報道)
參觀杜甫草堂。(圖片來源:成都市臺辦)
詩歌大道詠詩。(圖片來源:成都市臺辦)
聽國學經(jīng)典故事講座。(圖片來源:成都市臺辦)
武侯祠《出師表》前聽講解。(圖片來源:成都市臺辦)
參觀都江堰水利工程。(圖片來源:成都市臺辦)
[責任編輯:王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