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全臺灣總動員查緝“問題淀粉”——加入順丁烯二酸化學制劑的淀粉,當?shù)孛襟w直稱“毒淀粉”。因為涉及面廣,臺灣從南到北都陷落,珍珠奶茶、板條、肉圓一一中招,消費者看得心驚,食品監(jiān)管部門要求徹查,小吃店家則紛紛主動送檢,尋求自救。
“問題淀粉”在臺灣已經(jīng)被使用10年以上。雖然還沒有確切數(shù)據(jù)證明,順丁烯二酸對人體有多大毒害,但有人認為,臺灣腎臟病患者一直居高不下,除塑化劑外,似乎又找到了新源頭。當然,這并沒有確切證據(jù)。無色無味,害人于無形,三聚氰胺、塑化劑、順丁烯二酸……這一次,中招的竟是臺灣賴以自豪的小吃,不但普通民眾常常吃,更是不少觀光客對臺灣的難忘記憶。因此,這場風暴傷及的不僅是民眾的健康,還令臺灣小吃乃至臺灣形象蒙塵,惡劣影響超出了食品安全的范疇,臺灣相關(guān)部門務(wù)必要妥善處理。
一水之隔的大陸,也需多些警醒。近年來的食品安全事件都在說明,不法商家借助高科技,手法更隱秘、更難于被發(fā)現(xiàn)。期待監(jiān)管部門更負責更用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掃盡那些行業(yè)內(nèi)不能說的秘密。(孫立極)